一項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南京房子的“消化周期”名列全國第一的位置,全市的住宅庫存量只夠賣5.1個月,在國內29個重點城市中是最短的。記者了解到,由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該數據還顯示,9月份南京商品住宅成交量接近133萬平方米,是2010年以來單月成交的最高值。
揚子晚報記者 馬祚波
南京住宅消化周期比北上廣還“出色”
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昨日發布了9月份全國29個重點城市商品住宅的供求比、存量及消化周期,消化周期指的是當前住宅庫存量除以今年以來的月均銷售量得來。當中最吸引眼球的要數南京市,其消化周期為5.1個月,時間最短,同比減少了56%,比一線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還要“出色”,市場表現尤其突出。其中,9月份的商品住宅成交量近133萬平方米,也是2010年以來單月成交的最高值,房地產市場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記者注意到,按照各地的商品住宅庫存面積劃分,南京市截止到今年9月的庫存量為629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與四個一線城市比較,南京市的住宅庫存量位居北上廣之后,比深圳的456萬平方米要高一些。在全國29個重點城市中,沈陽、西安、青島等地的庫存量最大,沈陽超過3000萬平方米,西安和青島分別為2200萬平方米和1900萬平方米,少的如廈門、福州、南昌等地,其中廈門只有288萬平方米的庫存量排名全國倒數第一。從消化周期上看,一線城市中廣州最高為9.9個月,沈陽、大連都在20個月以上,海口、無錫也在19個月左右。
數據顯示南京樓市仍處于活躍期
南京房價點評網首席分析師周穎表示,消化周期是評價樓市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標,消化周期越長,在庫存和新增量的共同壓力下,樓市的去化壓力會越大,樓市的風險也就越大。消化周期如果超過24個月,樓市的健康度會低于下線,市場活躍度會受到負面影響,購房者信心也相對不足。反之,消化周期在8個月以內的話,供需雙方均十分活躍,購房者信心高漲。以目前南京樓市的情況來看,市場人士認為仍處于活躍期,不過各個板塊的境遇也不盡相同。從可售房源套數上看,南京當前的可售房源為5.3萬套,各大板塊中,仙林的消化周期最短只有3.9個月,房源可能面臨供不應求的局面;河西、江北的消化周期也分別只有5.4個月和5.6個月,而江寧的消化周期接近10個月,城中板塊甚至達到27個月,樓市呈現冷熱不均的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