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王云濤
繼2013年廣州市本級賣地收入較上年猛增102%之后,本月初公布的廣州市本級2014年度決算賬本顯示,去年廣州市本級賣地收入再增長51.1%,達到679.46億元。不過原市國土房管局2014年部門決算賬本卻公布了一個更高的數目約725.78億元,二者相差46.32億元。
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出入?廣州市財政局昨日回復新快報記者稱,國土部門收入數為部門征收數,要減去上繳國家和省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等資金后才是市本級財力數,“兩個數據都沒錯”。
■本版采寫:新快報記者 占文平
數據“打架”? 部門數比市本級數高出46億元
根據廣州市財政局通知要求,市國土規劃委于本月23日如期公布了原市國土房管局(已被并入市國土規劃委)2014年度部門決算。決算賬本顯示,去年原市國土房管局非稅收入在市直部門高居榜首,合計730.35億元。在這筆非稅收入中,政府性基金收入達725.78億元,占比達99.37%,全部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科目編碼1030148,即俗稱的賣地收入)。新快報記者多方核實并向市國土規劃委求證得知:通常做決算時,會將市本級賣地收入歸口在國土房管局部門決算中,該收入即市本級2014年賣地收入。
照此來看,該數據顯然與廣州市2014年市本級決算數并不一致。根據本月8日市財政局官網公布的廣州市2014年市本級決算賬本,去年市本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679.46億元(全市則為966.80億元),較2013年增長51.1%。也即二者相差46.32億元。如果照原市國土房管局公布的數據口徑,那2014年廣州市本級賣地收入較2013年增幅為61.36%。
部門解釋: 兩個數據都沒錯 因未扣減相關經費
在廣州賣地收入連續猛增的背景下,上述逾46億元的數據出入顯得有些“刺眼”。新快報記者翻閱廣州近五年市本級決算發現,短短五年,廣州市本級賣地收入由每年約200億—300億元,增長至600億元以上,其中2013年度增幅高達102%。
這46億元數據出入怎么來的?24日晚,新快報記者聯系上市財政局績效評價處,工作人員答復:涉及部門決算的具體數值,建議向具體部門了解。隨后,新快報記者聯系上市國土規劃委,該委宣傳部門負責人經向業務部門了解后當晚答復稱:“我們的數字沒錯,而且也是報給市財政局審核的數字,代表的就是市本級去年的土地出讓金收入。至于市本級決算數為何會有差異,建議向市財政局了解”。
昨日下午,市財政局書面回復新快報記者解釋稱:國土部門收入數(725.78億元)為部門征收數。而按有關規定,市本級2014年度決算中該項收入(679.46億元)為:將原市國土房管局2014年度部門征收數,減去需上繳國家和省的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返還給區的收入、根據國家和省有關規定計提政策性資金等資金后的金額。
“(原市)國土房管局收入征繳數,對于他們部門來說,就是部門的收入。來到我們這里,有一部分要退庫(如錯繳、或者是沒有結案),有一部分是政策性上繳(如教育基金、農田水利基金等四項基金按規定計提后還要與國家和省分成)。還有一部分,跟區縣還有一個分庫。減去這幾個之后,才是我們真正市本級的財力數。”廣州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稱,兩個數據都沒錯,只是未扣減上述金額,“接到你的采訪提綱后,我們算過,算上扣減項,兩個數字對得上”。
■原市國土房管局2014年部門決算賬本
科目名稱 金額(單位:萬元)
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科目編碼1030148) 7257824.61
■近五年廣州市本級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
年份 年初預算數(單位:億元) 年末決算數(單位:億元)
2014年 495.0 679.46
2013年 300.0 449.8
2012年 314.0 222.7
2011年 502.5 307.4
2010年 165.0 314.9
(來源于每年的市本級決算報告)
■相關新聞
部門決算也該納入人大審查范疇
將政府債務全面納入預決算管理
廣州市人大考察報告建議——
部門決算也該納入人大審查范疇
將政府債務全面納入預決算管理
廣州的財政預決算信息公開和監督持續走在全國前列,接下來要怎么走?昨日的廣州市人大常委會第44次會議上,公布的一份赴南非、津巴布韋的考察報告,提出了諸多前瞻性的建議。
建議1
編制三年中期預算
受對方邀請及市人大常委會指派,今年9月,廣州市人大常委會派出友好訪問團,先后訪問了廣州市的國際友好城市南非德班市和津巴布韋韋哈拉雷市。代表團一行6人除了參加相關結好紀念活動,還圍繞全口徑財政預算監督的議題,與兩市議會及政府部門座談交流。
報告披露,上述兩個友好城市都實現了中長期預算,比如南非德班市預算實行五年規劃、三年計劃和年度預算(每年預算年度為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每年7月起,政府在執行當年預算時開始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每年3月前議會就已批復下年度預算。
考察報告在“啟示和建議”部分稱,目前我國實行的年度預算,容易存在缺乏前瞻性,容易造成年底結余資金規模過大等問題。建議根據新預算法建立跨年度預算平衡機制的要求,按照三年滾動方式做好中期財政規劃。
建議2
加快建立政府債務預決算報告報表體系
近年來,廣州部門預決算公開不斷進步,但也不時爆出存在各種問題。報告認為,部門預決算是政府預決算的具體和細化,可以點帶面,作為人大加強預決算實質性審查的突破口。目前廣州市所有部門已將預算提交人代會審批。但由于人大對部門決算沒有審查批準的程序和具體要求,目前人大只對財政總決算審查批準。為加強預決算監督,報告建議明確對人大審查批準部門預決算的要求和程序。
報告還建議,加快推進政府債務全面納入預決算管理。即按照國務院要求,及時將存量債務分類納入預算管理,在此基礎上,加快建立政府債務預決算報告報表體系。加快推進政府和部門編制債務滾動規劃,作為政府債務報告組成部分一并報人大。
建議3
將民生實事納入參與式預算試點
報告還建議推進全口徑預決算審計監督。加強部門決算監督,要求審計部門向人大常委會報告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報告時,一并報告部門決算審計意見。
同時,繼續推進參與式預算試點工作。選取條件比較成熟的區和項目,開展試點。試點項目著重考慮三類:一是與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實事;二是公眾可參與性比較強,容易與政府達成共識的項目;三是規模小、周期短,一般一年以內,短期內能夠產生社會效益的建設性項目。
此外,報告還建議細化預決算公開內容,增加專業解讀,同時有計劃地組織人大代表學習培訓,通過人大代表實質性審議帶動公民的有序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