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地產行業最火爆的關鍵詞無疑是“險資”。
12月6日,前海人壽占股20.008%,超越華潤的15.29%,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12月7日,安邦保險舉牌萬科A,占股5%,成為萬科第三大股東。同日,遠洋發公告,安邦保險斥資77.84億元成為遠洋地產的第二大股東。
其實,險資兇猛并不是從現在才開始。去年,金地的第一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就已經是生命人壽和安邦保險,占股比例高達49.99%。如今遠洋也在步金地后塵,其第一大股東中國人壽,第二大股東安邦保險,兩家占股比例高達49.54%。金融街控股的第二大股東是安邦保險,占股20%;佳兆業的第二大股東為生命人壽,占股29.96%。
險資的高歌猛進只是資本大軍進入房地產行業的一個縮影,彪悍如平安,早已赤膊上陣,直接聯合房企在各大土地市場上舉牌拿地。據媒體報道,2015年前十個月,平安系在北京、上海、杭州、天津、蘇州等城市單獨或聯合房企拿下至少14宗地,涉及土地出讓金額高達477.32億元。
昔日的金主正在逐步成為企業的控股人,甚至直接成為競爭者。面對這樣的局面,各大房企,尤其是金地、遠洋的管理層不知有何感受?
被資本盯上也是地產業的宿命,僅就保險機構而言,據保監會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全國保險資金運用余額就高達10.61萬億元。險資投資需要嚴格的控制,房地產行業即便已經進入白銀時代,但整體上較高的經營穩定性和預期回報,依然被諸多險資看好。中信證券研報認為,只要房地產行業的整體估值水平不發生系統性改變,保險資金舉牌房地產公司的事件就可能再次發生。而且,作為目前市場上最大的金主,險資可以投資房地產行業的資金非常充裕。據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測算,保險資金運用余額中,可以投入房地產的資金上限就達到6.37萬億元。
目前尚未有房企被單個險資直接控股,但未來呢?若不是融創插了一道,去年年底佳兆業的單一大股東就已經是生命人壽,后者就會從單純的財務投資者,成為佳兆業的經營管理者。百度的創始人李彥宏有句名言,“不要輕易將主動權交給投資人,在創業的過程中,沒有人會樂善好施?!边@句話放到今天的房地產行業,依然有其道理所在,面對資本的大舉進入,永遠都缺錢的房企是否有選擇權? □魯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