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沰)一年以來,主流開發商逢人必提“互聯網+”。觸網事件頻頻發生,開發商主動包裝了花樣百出的“互聯網+”概念。
細數目前房企打造的APP,多數是為“營銷”服務,少數為項目的居民提供物業服務,在互聯網浪潮中起步略晚的綠地,1月11日在商務社區服務領域推出了首款APP“時在”。
據介紹,“時在”是由綠地集團投資打造的以“全時、全維度、共享經濟”模式構建的商務社區服務生態O2O平臺,重塑商務社區生態,鏈接服務、樓宇、企業、個人四大模塊,建立商務社區服務新標準。
不同于其他自主創業的,以“燒錢”為標簽的APP項目,“時在”自構思之初就有著“拼爹”的底氣?!啊畷r在’我們在樓宇、數據、資源上可以‘拼爹’,有綠地基因。綠地集團在北京七年項目總建筑體量430萬平方米,24個項目,辦公樓宇面積22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50萬平方米,未來覆蓋的人群,企業數量兩萬家,企業員工60萬人?!鳖L煜滦旅襟w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CEO王碩表示。
王碩認為O2O關鍵要做線下,線上只是表現形式?!熬G地有著廣泛的商家、銀行、企業服務、宣傳媒體資源,我們想借資源打造人跟人,企業跟企業,鏈接一切資源的平臺。”
在王碩看來,隨著未來趨勢的發展,傳統核心CBD會逐漸被分散的商務社區所取代,北京非核心區域是未來開發的重點。目前在大興、房山等地區已經建成并待建中的寫字樓數量逐漸攀升,這些地區都將會成長為未來的CBD區域。
“但是企業入駐后,仍會產生企業遠離資源核心區域、缺乏行業交流等問題,對于企業員工也存在生活方面的不便。即使這些區域寫字樓不管在租金和政策上相對核心區域有不小的優勢,但已經入駐的企業仍存在生意難做、招聘難等問題,‘時在’APP正是瞄準了這些需求和痛點,重新打造企業生態服務標準,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蓖醮T說道。
人民網記者體驗了“時在”APP發現,該應用目前服務的項目僅有北京的兩個,一個是“大興綠地”,一個是“房山綠地”。
綠地回應稱,“時在”目前正處于IOS及安卓版本1.0Beta版本的測試階段,以綠地在身商務項目為起點,以房山及大興兩個項目為試點,2016年還會陸續推廣至望京、順義等項目。
據介紹,“時在”App將結合綠地在京各個項目的開發與交付進度,快速有序的植入于商務樓宇,為企業及個人提供服務。“時在”App計劃通過1-3年的時間布局完成朝陽、海淀、石景山、通州等北京大部分區縣的綠地已交付項目,及部分非綠地的商務社區,形成全市覆蓋。與此同時,“時在”將借助綠地集團自身全國資源,擇機布局全國部分其他一線城市及省會城市,并最終通過資本運作,實現睿天下公司的獨立上市。
人民網記者在體驗時還了解到,“周邊餐飲”、“全球精選”等功能實現了在線支付等交互功能,“周邊餐飲”羅列的商家不超過20家,送餐費用了遠高于市面上其他的送餐APP;“全球精選”商品門類少,折扣力度??;“綠植服務”則只有一家商店可供選擇,起送門檻高達300元。其他如“招聘信息”、“政策指引”、“企業家具樂部”等模塊僅僅是靜態的信息展示。
針對盈利模式問題,綠地方面表示,由于建立的是商務社區從未有過的一個生態系統,是好多東西的變異,但是這些東西都取決于量?!拔覀儸F在在做量,肯定現階段不是只想著盈利,但我們既不盲目燒錢也不會虧錢,健康的現金流保證持續發展。共享經濟的根是植入在社群和社區之上的,積累一定量的用戶之后,我們導入所有需要的服務,這就是盈利點,但不是說我們要盈利,就截留一些錢,這個沒有意義。我們要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互聯網型的撮合生意來往和發展的平臺。”
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曾公開表示,我們不要在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面耗費精力、耗費技術,這是沒有用的。現在做的一大堆幾萬個、幾十萬個APP,80%是泡沫。
企業員工不愿意搬到偏遠的商區辦公,源于周邊配套不完善,也源于距離遠。當周邊餐飲、娛樂等硬件配套完善起來,“時在”APP真正能解決的痛點是什么,羅列招聘信息等手段是否真的能解決企業生意難做、招聘難等問題,能否留住用戶,能否實現盈利,“拼爹”的應用,會不會演變成燒錢的“坑爹”應用,仍待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