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個華裔學生的舉動引發了海內外輿論關注。這名留學生(周天宇,音譯Tian Yu Zhou)花了3110萬加元(約合1.57億元人民幣),在加拿大豪購原屬CANACCORD投資公司創始人彼得·布朗的溫哥華最貴豪宅,其中向銀行按揭貸款990萬加元,其余均為一次性付清。
詳細分析“最牛華裔學生”的購房信息,不難發現某些蹊蹺。
據報道,該豪宅“紙面上”的購房者其實有兩人,一個是如今名震中外的“最牛學生”周天宇,占該物業權益比高達99%,另一個是登記為“商人”的馮翠(音譯Cuie Feng),占物業權益比1%。耐人尋味的是,“大業主”周天宇被質疑“不具備負擔能力”,而神秘的馮翠卻在今年被評估擁有2560萬加元的總資產。慮及經濟承擔力,那筆990萬加元巨額房貸的合資格申請者,只能是后者,而非周天宇。
許多分析已指出,盡管“中國買家炒熱溫哥華房地產”說法盛極一時,但這并無有說服力的數據佐證。有熟悉溫哥華房地產行情的業內朋友指出,溫哥華房地產背后推動資金“水很深”,既有包括海外豪客帶進來的游資,也有加拿大當地金融機構違規“放水”增加的泡沫。還有人言之鑿鑿,美國EB-5投資移民項目也被某些金融機構利用,將之包裝成可做1:10“放大盤”的杠桿項目,改頭換面投資到溫哥華房地產中來。這些資金中,究竟有幾分白幾分黑,只有天知道。
如今溫哥華居民對此已近乎忍無可忍,試圖弄清涌入本地房地產之外來資金的“來龍”。那中國呢?
中國應設法從另一端,即涌入加拿大房地產市場的中國資金之“去脈”,設法理出頭緒,這不僅有助于弄清是否有“黑錢”或不當得利涌出國境,也有助于正本清源,保護合法出入中國的資金和財產,保護在海外本分度日、遵紀守法的大多數華人華僑的聲譽和利益。
相信每個人都有興趣,看到這些涌入加拿大房地產市場巨額資金的“來龍去脈”——這絕對比疑團重重的“最牛華裔學生”故事,要精彩一千倍、一萬倍。陶短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