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因房產稅存在較大爭議,房產稅擴圍或已停止,轉為推進房地產稅立法工作,屆時,重慶和上海將按照新政實施。由“房產稅”到“房地產稅”的變化,乍看起來只有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內涵卻完全不同。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對房產稅的關注熱度相對降溫,從房地產市場化調控思路、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導向來看,政府會把視野放寬,即從“房產稅”轉變為“房地產稅”的提法,尤其在此前土地增值稅的負面下,會對房地產稅整個大框架進行再構建。
房產稅擴圍已停止
自2011年重慶和上海率先開展房產稅試點以來,爭議就從未間斷過。對于4年來的征收效果,各方眾說紛紜。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曾表示,兩個試點在房地產調控、收入分配優化方面已經產生了正面效果,二者的切入點都比較柔和,并且“無疑已帶來了資源配置的優化效應”。
但更多的觀點卻認為,滬渝兩地房產稅征收最大的效果是給地方政府增加了一些稅收,但在抑制房價上漲方面卻未能如期。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研究員嚴躍進告訴中國經濟網記者,滬渝房產稅試點時,樓市環境已面臨較大的房價上漲壓力,雖然官方并沒有將此類政策目標表述為打壓房價,但從民眾角度來看,是希望此類政策能夠壓制房價上漲。而實際情況時,房價依然有明顯上漲態勢,尤其是上海。
“從稅收角度看,房產稅的征收并不能給存量住房持有者的稅負增加帶來太多影響,也不能給當地政府的財稅收入帶來明顯刺激。所以說,這和政策初衷是有偏離的。”
去年曾一度傳出房產稅擴圍的消息,甚至傳出具體的試點城市名單,但目前最新消息稱,房產稅擴圍已停止。媒體報道顯示,一位接近國家稅務總局的人士表示,“之前上海、重慶試點的房產稅擴圍方案目前確實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