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鳳凰國際書城舉辦講座,邀請養生達人林正先生,分享了他的養生心得。林正先生今年66歲,他既不是養生專家,也不是專職醫師,只是一位普通的患者。幾年前,林先生曾患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心臟重要血管一度堵塞80%,并因此在2年間7次住院,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他通過讀書和學習,在西醫、中醫、運動、飲食、心理五個方面,摸索出一系列非常接地氣的養生方法。只用1年多時間,血壓、血脂全部恢復正常,成功向支架說不!如果能抓住養生最關鍵的一環——養好血管,通過一系列的方法清掃血管“垃圾”,那我們就能避免很多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比較嚴重,特別是患有冠心病的人,由于血管堵塞,心肌供血供氧不足,血液中含氧量較低,因此通常舌頭發暗,舌苔厚膩,嘴唇發紫,鼻梁上端有橫紋并發烏色。
患冠心病的人往往還有一個重要特點——耳垂上往往有一道斜著的深溝,稱為冠心溝。有研究表明,冠心溝比較深的人,患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幾率達90%。平時不妨攬鏡自照,如果耳朵有這樣的“皺褶”,一定要多加小心。
冠心溝出現的原因是什么呢?這是因為冠狀動脈硬化后,心臟搏動力量降低,為遠端毛細血管的供血就會減少,就造成耳垂養分供應缺失,長此以往耳垂皮膚就出現皺折,最終形成了冠心溝。
對于中老年人而言,散步是最適合的有氧運動。運動醫學研究證實,經常散步(尤其是快步走),可以提高人體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好”膽固醇)含量,并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壞”膽固醇)含量。但散步并不是隨便走走那么簡單。
每天散步運動最佳時間范圍是下午3點至晚9點,而不是清晨。許多人受“聞雞起舞”傳統的影響,而熱衷于晨練,并認為早晨空氣新鮮,時間空閑,通過晨練可以活動四肢、振奮精神,以飽滿的情緒去迎接新的一天。事實上,對于中老年人和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來說,選擇晨練并不是最佳時間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