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危險的一次發生在去年10月,他在車速到達每小時120公里之后習慣性睡著了,10秒鐘之后一個急剎,此時他的車距離前邊的油罐車只有20厘米。
33歲的蔣永興現在是一家服裝企業的老板,帶著40多位員工正鏖戰在電商江湖。和變化無常的訂單、忽明忽暗的市場行情相比,讓他更苦惱的是自己的嗜睡癥。“嗜睡的情況持續了很多年,醫生確定了這種狀態是一種病。”蔣永興說。
身體上的變化顯而易見。從鄭州到濟南480多公里,以前一口氣開車五六個小時都不用休息。現在再開同樣的距離要休息七八次,幾乎每個服務區都要進去,閉一下眼,哪怕休息幾分鐘都會好很多。
而現在,蔣永興一天當中有十六七個小時處于不清醒狀態,他犯困,打瞌睡,又告訴自己不能睡,天人交戰的結果是神情恍惚,意識游走。“比如一開始在考慮訂貨會的人員安排,慢慢又想到公司年終總結,隨后又想到完全不相干的事。”
尤其是作為公司老板,嗜睡的破壞性極大。“比如別人跟你匯報一件事情,你覺得這個事情很重要,但你又迷迷糊糊,不好做決定。我會跟他們說過一會再來吧,這樣工作的效率會延遲兩三天,效率降低,決策力減弱。”蔣永興常常為此懊惱。除了開車睡著,另一個嚴重的事件是他常常和客戶聊著聊著就昏睡過去。
蔣永興在兩個月之前去看了醫生,得到調理身體的建議,但沒有明確地說是嗜睡癥。“當時還做了CT,開了1000多元的藥,但不起作用。”他上網搜索,翻了700多個網頁,看了30多篇文獻,知道自己得了嗜睡癥。
他希望能買到一些治療嗜睡癥的特效藥,卻發現國家明令禁止某些特效藥在市場上銷售。他現在吃的特效藥是托人從國外帶回來的。
藥物治療之后,蔣永興的嗜睡癥得到了極大緩解,好的睡眠習慣也在逐步建立當中,現在的他早晨六時半起床,9時去公司,中午犯困的時候就找重要的事情做,避免自己午休。這樣到了晚上10時,基本做到倒下就能睡著。
“在五個月之前,我覺得嗜睡是基本治不好的,因為要改變生活習慣、工作狀態是很難的,后來發現通過改變生活習慣還是可以做到。”現在的他,覺得已經算是戰勝了嗜睡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