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建軍 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
人才是第一資源。當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科學知識和優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賢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事業中來。這為新時代人才工作提供了科學指引、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為契機,西安交通大學(以下簡稱西安交大)對學校人才培養狀況進行了深入調研。調研發現,近年來在黨的全面領導下,西安交大人才培養量質齊升,成果凸顯。但對標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對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
西安交大黨委深刻認識到,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要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切實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人才支撐。為此,西安交大將堅定不移實施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科學家精神、西遷精神,總結運用主題教育成果經驗,持續在“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心引才、精心用才”上下功夫、求實效,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人才隊伍高質量發展。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問題,我們要著重做好下述四點工作。
一是營造尊重人才的氛圍,做到真心愛才。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充分發揮西部科技創新港秦創原總窗口的示范引領效應,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高地,為人才提供干事創業的大平臺。要進一步落實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工作機制,完善校院兩級班子成員聯系專家制度,及時了解掌握人才所思所想、所憂所盼。要持續推動“作風建設年”取得的成果走深走實,豐富“我為師生辦實事”實踐活動,做到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增強人才認同感、獲得感和自豪感。
二是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做到悉心育才。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傳承弘揚“聽黨指揮跟黨走”的西遷精神,激勵廣大教師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要進一步落實“時代新人鑄魂工程”,實施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戰略行動,啟動新一輪“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創新工程,落實“百千萬卓越工程人才培養”計劃,提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質量。要深入實施“領軍、青拔、青秀”支持計劃,激勵領軍人才,關心并扶持青年人才成長,構建“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學術骨干”三位一體的人才發展路徑。
三是破解引進人才難題,做到傾心引才。要對標國家重點領域和產業發展需求,建立各類人才數據信息庫,形成人才隊伍與國家戰略方向匹配清單,推動完善“一事一議、一人一策”的精準引才工作機制。要圍繞國家和地方重點產業領域,聯合政府、科研院所、龍頭企業共建資金池、人才池、專利池,探索“學校招、企業供、政府助、協同用、多方贏”的柔性引才模式,實現人才互補協同、創新成果共享。
四是增強使用人才實效,做到精心用才。要以高質量課程建設為牽引,持續強化基礎課教師隊伍建設。要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為著力點,持續強化應用牽引基礎研究,打造“科學家+工程師”團隊,推動人才更好地服務經濟發展、融入社會、融入產業。要圍繞科技成果“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問題,以“破四唯”和“立新標”為突破口,完善基于學科特點的分類評價制度,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要以清廉的政治生態引領健康的學術生態、和諧的人文生態,鼓勵嘗試、寬容失敗,讓有才者有位、有位者有為,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