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官方報紙《鏡報》稱,過去兩個多月,緬甸政府軍在果敢地區從果敢同盟軍手中奪回20多個戰略要地。緬軍在戰斗中動用大炮和坦克,戰斗已造成100多名政府軍士兵死亡、數千名平民逃往中國避難。
13日,緬甸政府軍奪回了果敢同盟軍控制的大干塘一帶戰略高地,繳獲一些武器彈藥。這兩天,緬甸政府軍與果敢同盟軍交火激烈,中緬邊境公路中國一側部分路段可聽見炮火聲。
近期緬軍在東山區集中攻擊果敢同盟軍,動用重型武器較多,且從緬甸內地調來精銳部隊。在緬軍炮火下,果敢同盟軍撤出部分陣地,戰事依然處于膠著狀態。
現代戰爭條件下,主戰坦克在戰術武器系統中占有特殊位置。與其他武器相比,主戰坦克對常規、化學和核武器的殺傷作用具有最強的穩定性。坦克的高機動性使它能快速利用火力和核打擊的成果,及時集中部隊為在主要方向上的部隊創造決定性優勢,而必要時為削弱敵人核武器和高精度武器的殺傷作用,可以疏散軍隊集團。
以上性能決定了主戰坦克在陸地常規和核戰爭中作為進行積極、決定性和靈活的作戰行動的大規模有效工具具有重要的現代意義。
坦克最初出現,客觀上與作戰行動方式與方法在一戰時期的轉變相聯系。研制坦克是為了使它們在戰斗過程中能壓制敵人生存下來的機槍,為身后進攻的步兵通過工程障礙開辟道路,并為擴大戰果創造條件。為了實現這一思想,需要將火力、防護性和機動性集中在一種武器身上。這樣,在一戰的戰場上就出現了被取名為“坦克”的新式武器。
在坦克發展初期,坦克作為直接支援編隊被用于與步兵或騎兵進行密切的戰術協同。后來,形成了有組織的密集使用坦克和組建大型裝甲坦克部隊的原則。
那么你又知不知道,坦克是什么時候面世的?什么時候出現在戰場?坦克是怎么逐步改良演變的?一張圖帶你讀懂坦克的前世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