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爆發空中和地面沖突后,似乎有將這一緊張狀態蔓延到海上的趨勢。巴基斯坦官方宣布在海上驅離了一艘試圖進入其水域的印度潛艇,而印度海軍隨后予以否認,稱這是巴方的“虛假宣傳”。中國專家認為,總體上看,海上不是印巴沖突的主要場所,此事件不會引發雙方的海上大規模沖突。
印度否認潛艇遭驅離
《印度時報》網站5日報道稱,印度海軍表示,巴基斯坦之前關于印度潛艇的聲明是虛假宣傳。報道稱,印度海軍周二以“虛假宣傳”駁回了巴基斯坦關于挫敗印度潛艇進入巴領海的企圖的聲明。“我們目睹了巴基斯坦沉迷于虛假宣傳和傳播錯誤信息。印度海軍不承認這種宣傳。我們的部署仍然沒有被阻止。”印度海軍說。印方在一份簡短聲明中表示,印度海軍仍然保持部署以保護國家海洋利益。報道稱,之前在一份聲明中,巴基斯坦海軍聲稱,它阻止印度潛艇進入巴基斯坦水域,并公布了一段視頻。
《印度快報》援引“不愿透露姓名”印度政府人士的話稱,印方潛艇沒有試圖潛入巴方水域。“這是2016年11月拍攝的視頻,他們只是修改了時間和日期。”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報道稱,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對該視頻的真實性提出質疑,并告訴CNN,如果印度潛艇試圖進入巴基斯坦水域,就不會浮出水面。消息人士稱,這是巴基斯坦制造焦慮的更廣泛宣傳活動的一部分。
據CNN報道,巴基斯坦稱這起事件發生在周一晚上,當時該國海軍“發現并阻止一艘印度海軍潛艇進入該國水域”。巴基斯坦軍方發布視頻片段顯示潛艇通氣管露出水面,畫面的時間為晚上8∶35。巴基斯坦海軍在聲明中表示,如果不是巴方克制,這艘印度潛艇本可以“被輕易搞定并摧毀”。
印巴海軍實力對比懸殊
中國軍事專家表示,從海軍實力來看,印巴雙方對比懸殊。截至2017年12月,印度海軍的潛艇艦隊包括1艘核動力攻擊潛艇、1艘彈道導彈潛艇、14艘常規動力攻擊潛艇。印度擁有一艘由俄羅斯租賃的“阿庫拉”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印度將其命名為“查克拉-2”號。據報道,印方將再次以租賃的方式獲得一艘俄羅斯核潛艇,并把這艘核潛艇命名為“查克拉-3”號。
相比之下,巴基斯坦海軍就弱小多了。在潛艇方面,巴基斯坦海軍共裝備數艘進口自法國的老式潛艇,其中包括于上世紀90年代進口的“阿戈斯塔-90B”型和“阿戈斯塔-70”型。巴海軍在2009年曾考慮購買3艘德國制造的214型潛艇,但這一計劃最終因采購費用過于高昂而擱淺。目前,有消息稱,巴基斯坦已與中國簽署采購多艘S20柴電潛艇的協議。
海上不是印巴沖突主戰場
一位熟悉海上裝備的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由于印巴對于此事各執一詞,目前還不能完全確認是否屬實,但巴方至少拿出一些具體的證據,如果印方要反駁巴方的觀點,則不能只憑嘴說,還要拿出佐證自己觀點的有力證據。從巴方公布攔截印度潛艇的畫面來看,似乎是“虎鯊”級,但尚不清楚巴基斯坦是在什么位置發現印度潛艇的,是在12海里(22公里)的領海范圍內,或是專屬經濟區內。如果是在專屬經濟區范圍內,那么此事尚不是非常敏感。
另一專家認為,海上可能不是印巴沖突的理想場所,此次事件不至于引發印巴在海上的大規模沖突。首先,印度海軍實力雖然遠強于巴基斯坦海軍,但如果“勞師遠征”,在巴基斯坦海域與其海空軍作戰,這種優勢就大大被削弱。特別是現代海戰首先要掌握制空權,印度海軍只有一艘航母,在相關海域可謂孤掌難鳴。而巴基斯坦海軍更不可能主動去印度海域挑事。其次,海戰的組織實施比較復雜,費用更為昂貴,兩支海軍組織大型海上會戰的能力和經驗都比較欠缺。在組織地面、空中突擊和海上作戰三個選項上,恐怕海戰是最后的選擇。此外,海戰一旦正式開打,很難避免大型平臺遭重創或沉沒,很容易進一步激化矛盾,引發更大規模的沖突,可控性比較差,并非印巴有限沖突的首選。(章節 劉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