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遼寧艦遠海演練具多重戰略意義
責任編輯:王惜夢
核心提示:解放軍海軍遼寧艦航母率領的編隊首次途經太平洋進入南海航行,意在顯示自身防衛能力的提升和在與周邊國家存在主權爭議的海域實際控制能力的增強,也包含在就職儀式前動搖批評中國的特朗普、牽制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臺灣當局的意圖。
參考消息網12月29日報道 外媒稱,美國說,中國有權在國際海域航行。此前,一艘中國大陸的航母經臺灣附近駛入南海。
據美聯社12月27日報道,臺灣防務主管部門26日稱,這艘航母和5艘軍艦在臺灣以南90海里處航行。北京方面稱,這是一次根據年度訓練計劃組織實施的遠海訓練。
北京此前一直指責美國軍艦在南海進行挑釁性航行。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克·托納12月27日說,美國承認對南海的合法使用,美國、中國和其他國家在這方面享有同樣的權利。
他說:“正如我們常常通過我們自己的海軍艦船在同樣海域的航行所證明的,這就是自由航行權。”
另據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2月27日報道,官員們12月27日稱,中國軍方已派遣一艘航母在引發爭議的南海巡邏。分析人士表示,此舉是為了應對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對中國的猛烈抨擊。
報道稱,中國大陸第一艘也是唯一的航母遼寧艦最近被發現引領該國其他幾艘軍艦在臺灣和日本海岸附近巡邏。
中國軍事專家稱,遼寧艦此行是對美國長期以來在太平洋的軍事優勢的挑戰。有幾位專家認為,此次行動是對特朗普的測試。特朗普在諸如臺灣、貿易和朝鮮等問題上采取激烈的措辭和行動,從而激怒了中國。
上海政法學院的專家倪樂雄表示,此舉傳遞的信息是“如果你測試我們的底線,我們也會以牙還牙”。
報道稱,北京派遣航母編隊的決定看上去很有可能使中美之間日益緊張的關系進一步復雜化。
華盛頓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的專家帕特里克·克羅寧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此舉的目的是告知鄰國,北京將在東亞水域設置安全區域,即使是特朗普總統也不能扭轉這一趨勢。”
報道稱,中國官員則對遼寧艦此行的意義輕描淡寫,稱其只是在參加年度訓練。
在臺灣,官員們呼吁謹慎行事。許多居民擔心,大陸正在由于特朗普的行動而尋求懲罰臺灣。
另據日本《朝日新聞》12月28日報道稱,解放軍海軍遼寧艦航母率領的編隊首次途經太平洋進入南海航行,意在顯示自身防衛能力的提升和在與周邊國家存在主權爭議的海域實際控制能力的增強,也包含在就職儀式前動搖批評中國的特朗普、牽制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的臺灣當局的意圖。
中國海軍的戰略與時俱進,正在向著將活動區域擴展至太平洋的“遠海防御”戰略發展。
報道稱,伴隨著中國的高速經濟增長,除了在資源開發等方面需要擴大海洋權益外,還必須在空中戰斗力、遠程導彈攻擊等主戰力量方面確保更大的作戰空間。
將海洋權益視為“核心利益”的中國領導層重視海空軍,重視提升“區域拒止”能力,在發展彈道導彈和潛艇的同時,也將航母置于主戰力量的位置。遼寧艦之所以突破此前一直被視為防衛邊界的“第一島鏈”前出太平洋,就是為了彰顯中國防衛能力的提升。而且海軍司令員吳勝利還罕見地親自登上航母指導訓練。
此外,中國還在南海繼續其構建軍事據點的行動。遼寧艦此次進入南中國海也是為了驗證在高溫高濕天氣和不同于其他海域的通訊條件下進行實戰的能力。
軍事專家謝永亮指出,中國海軍到2025年將擁有三個航母戰斗群,從而擺脫島鏈束縛。
美方之所以采取克制性的應對方式,原因在于預見到了中方的挑釁行動。中方一直以來總是在美國政權過渡時期采取行動進行干擾。前不久剛發生了中國海軍艦艇搶走美海軍無人潛航器的事件。隨后就是航母編隊的這次行動。
遼寧艦此次是繞過臺灣東側進入南中國海的。臺灣的防務人士認為,這是在顯示大陸有能力在臺灣局勢生變之時阻斷日美的支援。
報道稱,日本防衛省官員則將遼寧艦的動作視為中國進軍太平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