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紀律嚴明,擔當重任,是精英中的精英,擁有你們是我們的驕傲!”
今年2月,我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全體官兵被授予聯合國和平榮譽勛章。授勛儀式上,聯合國秘書長特別代表安那迪夫如是說。
自2016年5月部署到加奧任務區以來,當地發生恐怖襲擊超過240起,幾乎每天1起。盡管每一天都直面生死,盡管揮淚送別了犧牲的戰友,但我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390余名官兵堅決履行藍盔使命,出色完成各項任務。
穿梭于沖突地帶,警衛分隊提供安全護衛600余次——
“沒有你們,我們覺都睡不好”
“2016年,23名聯合國人員在馬里殉職,其中絕大多數為維和人員,馬里連續3年是聯合國殉職人員最多的國家。”
今年2月14日,聯合國公布了這樣一組數據。2012年以來,馬里政府與北部地區部分武裝組織一直沖突不斷。
“加奧是馬里的戰略要地,從首都巴馬科通往北部戰亂地區的唯一公路穿城而過。聯合國把維和部隊部署到這里,就是希望起到隔離作用。”我第四批赴馬里維和警衛分隊指揮長孫宇介紹,在聯馬團東戰區,我維和警衛分隊是唯一一支獨立駐防的安全分隊,同時肩負著聯馬團民事部門警戒防衛、武裝護衛、快反支援等任務。
針對任務實際,警衛分隊制訂了一系列方案措施,就連班排宿舍的物品擺放都按照快反標準進行了優化。警衛分隊作戰副大隊長姜睿說:“一旦發生恐襲,我們就要跟時間賽跑,快1秒鐘就能減少流血和犧牲。”
抵達馬里近9個月,我維和警衛分隊平均每天派出執勤人員388人次,每人日均執勤5小時,為聯馬團官員提供安全護衛600余次,護衛巡邏里程8635公里。一位聯合國民事人員曾對我警衛官兵說:“沒有你們,我們覺都睡不好!”
“中國軍隊保障著我們的安全,給馬里帶來了希望。”正如馬里巴馬科大學學生迪亞巴特所說,為了踐行藍盔使命,中國軍人在馬里付出了汗水、血水甚至生命。
戰火硝煙中堅守,工兵分隊完成20余項大型施工任務——
“中國工兵,最強的工兵”
“噠噠噠……”一陣急促的槍聲打破了夜空的寂靜。
“一號哨位報告,不明身份武裝人員穿過鐵絲網,試圖翻越阻絕壕!”
“快反組前出支援!”“信號組發射照明彈!”
當地時間2月10日凌晨2時10分,一名武裝人員試圖潛入我維和工兵營區實施破壞,官兵果斷處置,迅速將其逼退。
對我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部隊而言,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工兵分隊的要事日志,記錄著數以百計的險情,讓人猶如置身戰爭大片。只不過,這里的敵人是真的,子彈、炸彈也不是道具。
去年5月31日,恐怖分子企圖襲擊聯馬團加奧營區。為阻止載有炸彈的車輛進入營區,工兵分隊戰士申亮亮壯烈犧牲。
“這里是真正的戰場。”工兵分隊指揮長董榮強介紹,過去9個月,他們先后成功處置汽車炸彈和曲射火器襲擊5起,預警恐怖襲擊威脅10余次,驅離武裝人員偵察10余次。
盡管身處險境,但我維和工兵依舊高標準完成本職工作——
2016年10月18日,恐怖分子襲擊聯馬團加奧超級營地未果,一輛滿載炸藥的汽車在加奧市區流竄,工兵分隊卻同時受領了為聯馬團一處營區加固防護設施和搭建裝備修理間兩項任務。面對危險,分隊兵分兩路,按時完成任務。
2016年11月29日,加奧機場遭汽車炸彈襲擊。不到3天,中國工兵就讓機場恢復了功能。
部署至今,我第四批赴馬里維和工兵分隊先后出動兵力5000余人次,完成20余項大型施工任務。對于他們,聯馬團東戰區工程處長安德魯這樣評價:“中國工兵,最強的工兵!”
槍林彈雨中施救,醫療分隊成功救治3000余名傷病員——
“中國軍醫,救死扶傷的楷模”
“梅納卡鎮馬里政府軍營地遭襲,需要接運1名重傷員。”
今年2月4日中午,我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醫療分隊突然接到聯馬團的緊急通知。
接到命令后,軍醫趙韌抄起急救設備,立即乘直升機馳援梅納卡。4個多小時后,傷員被轉運到中國二級醫院,趙韌立即實施緊急輸氧、心電監護等措施,把傷員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
類似的高風險救治情況幾乎每周會發生,一個多月前的那次緊急出動,至今讓醫療分隊官兵記憶深刻——
當地時間1月18日8時51分,毗鄰聯馬團加奧超級營地的一座馬里政府軍營區,遭遇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這次爆炸的威力相當于400公斤TNT炸藥。
爆炸發生后,醫療分隊迅速啟動戰場處突救治預案,46分鐘后,救援人員便趕到現場。軍醫田競回憶說,當時,空氣中彌漫著硝煙和濃重的血腥味,炸彈殘片四處散落,躺在地上哀嚎的傷者隨處可見。現場還有很多武裝人員來回走動,他們情緒激動,場面很可能失控……
“當時救人要緊,顧不上想其他的。”田競說,懸掛五星紅旗的裝甲救護車一趟一趟穿梭于爆炸現場,將傷者送出救治。從1月18日至21日,他們累計分類、轉運100余名傷員。
得知這件事后,聯馬團東戰區官員稱贊:“中國軍醫,救死扶傷的楷模!”
目前,我第四批赴馬里維和醫療分隊已累計救治傷病員3000余名,并多次赴加奧市社區開展義診活動。去年12月,聯馬團司令勞萊斯·嘉德來授予分隊“司令嘉獎”,這是聯合國各任務區為維和部隊設立的最高榮譽。
(本報北京2月19日電 記者羅錚 通訊員楊大為、潘明春、趙子權、王念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