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實射,一發命中、一發覆蓋、一發偏離……”金秋時節,新疆軍區某裝甲團炮兵營副營長侯海林拿到夜間射擊成績單,想起自團隊糾治夜訓問題以來炮兵分隊的表現,連夜與訓練骨干商討提升訓練水平之策。
前不久,團領導在督查夜訓情況時發現,個別分隊為降低訓練風險,在戰車駕駛、陣地構設、衛勤訓練等場地設置醒目標識物,有的在復雜地域安插引導員便于提前預警,降低了施訓難度險度,一定程度上造成實戰意識弱化。
議訓會上,他們及時叫停“一路訓練、一路輔助”的做法,嚴格立起訓練標準,不人為干預訓練環境,縮減訓練場上的“額外保障”。他們還組織訓練督查組與營連骨干一道,對標新大綱規定要求,制定夜間訓練實施細則,對施訓環境、課目內容、考核檢驗等方面保障進行精簡,立起既瞄準成績又注重過程的訓練導向,讓官兵真正帶著危機意識練技能、強本領。
“額外保障”逐步縮減,備戰能力越練越強。前不久,該團炮兵分隊機動至陌生山林地帶開展夜間駕駛與通信訓練,四級軍士長周長宏駕駛戰車依照地形圖摸索路線,在規定時間抵達射擊地域并與指揮所實現通聯。他告訴記者:“雖然耗時長了一些,但沒有了額外的輔助,作戰能力得到充分鍛煉。”(顏士強、李勝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