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4G成就了移動互聯網一樣,物聯網時代的到來,需要速度更快的通信基礎5G作為支撐。從去年開始,從國家到設備商、運營商都在積極布局5G技術。
“5G應用20%將用于人和人之間通訊,80%可能用于物與物之間通訊,也就是移動物聯網領域。”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博鰲論壇上表示,現在探索的VR、AR中有很多虛擬的場景是需要5G來進行傳輸的,包括4K高清影像傳播等。
在苗圩看來,5G應用方面最廣泛的就是移動狀態的物聯網,最大的市場可能就是車聯網。“人和車,車和車,車和路之間的通訊,數據傳輸量比人和人之間的傳輸量要大很多。所以,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代表的5G應用,可能是最早實現的應用。目前全球都在為之努力。”除此之外,移動方式除了車之外,還有無人機、飛機、火車等領域。
“我和交通運輸部部長達成了重要共識,中國的公路要加快智能化數字化的改造,把道路的標識、紅綠燈、管理規則,都通過智能化改造固化下來。”苗圩表示,有一個大體規劃后,更多的應用還是要靠5G網絡搭建起來以后,和各行各業相互之間的融合滲透。
去年12月初,工業和信息化部向三大基礎電信運營企業正式頒發了全國范圍的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5G試驗正在規模化展開。提到5G牌照的問題,苗圩表示,還是要根據終端成熟的情況來適時發放5G牌照。“有可能在今年某個時點上發放5G的牌照,網絡的不斷完善是大規模商用的前提,所以還要給一點時間。在全國范圍內把5G的基站先建立起來,為大規模商用提供一個基礎和條件。”記者王曉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