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8月11日電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10日報道,英國青年人才大批外流,不少人覺得,跟其他很多重視人才資源的政府相比,倫敦好像“并不在乎”人才外流,那態度就像是“揮著手讓他們別回來了”。
據報道,青年人才外流對英國經濟來說很遺憾,但另一方面也是個機會,只可惜這個機會未得到應有的重視,成了人才流失。
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在西方發達國家中,移居國外人數最多的國家是英國。理論上講,這些海外僑民可以為英國的海外貿易吸引海外投資,并為彰顯英國國家品牌做貢獻的,只是需要一些幫助和指點。
可惜的是,英國政府似乎沒有“清楚連貫的戰略”來開發利用這個寶藏,一直在浪費這個大好機會。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印度。印度高科技產業的蓬勃跟政府的吸引海歸政策有很大關系,印度電腦科技人才從美國、歐洲回流,成為本國IT產業的支柱。
意大利和法國甚至為身居海外的僑民保留議會席位,而英聯邦成員中的新西蘭在重視和利用僑民中的人才方面也比英國好得多。新西蘭政府花了30年時間,有系統、有步驟地鼓勵企業和慈善家們發現和聯絡海外新西蘭人,設立公私合伙的僑民協會。
英國文化強調個人自主、自決、自由,政府在高談英國將成為全球經濟競賽的贏家時,也并沒有把海外英國人才的能量估算在內。
傳統上,出國定居的英國人主要是退休老人,目標地區是陽光充沛的地中海沿岸,比如西班牙,但最近一次全球金融危機改變了這個趨勢:從英國流向陽光沙灘棕櫚地區的英國老人迅速減少,而有知識有技能的英國年輕人則開始大批出國謀生。
英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自從金融危機征兆開始出現到現在,出國定居的英國移民總數減少了19%,但出國定居的15-24歲英國人卻增加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