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巴黎5月12日電 面對學生人數不斷增長的挑戰,第三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高等教育大會”將于5月18日至20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會議旨在為未來的高等教育描繪新的十年愿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2日表示,全球在冊高校學生人數在過去20年中增長了一倍有余,達到2.35億人,且在未來十年內可能再度翻番。面對日益增長的需求,我們如何才能保障與可持續發展等當代挑戰相適應的優質高等教育?我們該如何支持國際學術流動?從新冠疫情中可以吸取哪些教訓?這些問題都將成為此次會議的重心。
據介紹,來自大學、政府、多邊機構、私營部門和民間社會的各方代表將與會并分享他們的經驗和見解,以期為未來十年繪制一個共同的全球路線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阿祖萊、西班牙大學部長蘇比拉茨等將為會議揭幕。
盡管撒哈拉以南非洲、中亞以及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區的高校入學人數在過去20年內增加了200%,但差距依然存在。在東亞和東南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適齡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達到40%-50%。然而,中亞和南亞的數值僅為25%,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更是降至9%。擴大受教育機會十分必要,但這會給政府帶來較大的管理和財政壓力,發展中國家尤甚。許多地方呈現出學費和其它間接費用增長趨勢,增加學生及其家庭的負擔。
目前全球有600萬留學生,這一群體的數量預計到2025年將增長至800萬。教科文組織將在巴塞羅那會議上呼吁會員國批準《承認高等教育相關資歷全球公約》。這是聯合國推出的第一個加強高校間合作和跨境學術研究的公約。
新冠肺炎疫情對高等教育系統造成了沖擊,導致學習損失和不平等加劇。疫情同時證實,預算充足的高等教育體系在面對全球危機時更具韌性,能夠更好地確保教育供給的連續性和對更多學生的包容性。會議將吸取過去兩年的經驗教訓,探討如何規劃更為強大、更具韌性的高教體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