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聯合國5月11日電 聯合國大會中等收入國家高級別會議11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張軍出席會議并同各國分享中國的發展成就和經驗。
張軍表示,發展中國家包括中等收入國家在內落實可持續發展目標面臨多重挑戰。國際社會應該團結協作,共同支持中等收入國家探索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向著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不斷邁進。為此,加強各國互學互鑒至關重要。結合中國的發展經驗,以下幾點十分重要:
——要實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中國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8億多人脫貧,4億多人邁入中等收入群體,我們將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將繼續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貢獻。
——要促進創新驅動的發展。中國愿同各國深入開展科技創新合作,包括加強南南合作,共享創新發展成果,加強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同時堅決反對個別國家搞科技霸權和脫鉤斷鏈。
——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中國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將堅定履行碳達峰碳中和承諾,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同時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為各國應對氣候變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作出貢獻。
——要倡導開放聯動、互利共贏的發展。中國已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近十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我們將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給各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
張軍表示,中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要世界意義,正在為世界提供新機遇,開辟合作新空間。我們愿同各國一道,推動全球發展倡議、共建“一帶一路”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形成合力,促進共同發展,打造共同未來。
當天,聯大主席克勒希、聯合國經社理事會主席斯托耶娃、聯合國副秘書長李軍華等出席會議開幕式并致辭。與會各方圍繞中等收入國家可持續發展最佳實踐和經驗教訓、聯合國系統和其他機構加強與中等收入國家的發展合作等議題進行討論。各方普遍表示,中等收入國家是如期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力量,當前中等收入國家面臨多重危機和挑戰,國際社會要結合中等收入國家國情和實際需要,加大對其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加強全球發展伙伴關系,深化南北合作、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幫助中等收入國家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在會上同各方分享中國在非洲等地開展南南合作的案例和豐碩成果,得到與會各方高度好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