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上美元被視為世界各國央行的支柱儲備資產,在國際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俄烏沖突爆發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制裁凸顯了使用美元的風險,一些國家開始使用人民幣或者其他非美元貨幣進行貿易。今年4月,巴西總統盧拉訪華期間呼吁金磚國家使用本幣結算,更是將去美元化推向新高潮。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UNECA)技術、氣變和資源管理處主任讓-保羅·亞當日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稱,去美元化有利于非洲國家發展,相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采取去美元化的方式來規避風險。
讓-保羅認為,當前全球出現的去美元化浪潮是由多種因素引發的。非洲國家的高通脹部分源于美元升值,新冠疫情和俄烏沖突的疊加影響又進一步使非洲國家本幣貶值加速。因此,非洲國家去美元化是可以理解的,特別是在當前非洲很多國家債務高企的狀況下。非洲可以通過很多方式實現去美元化,比如債務轉換、發行債券等,這將有利于緩解其本幣貶值的壓力。目前,討論如何將部分美元債務轉化為本幣債務是有積極意義的。
讓-保羅表示,去美元化可以縮減貿易成本,特別是在非洲大陸自貿區框架下,非洲國家可以選擇多種支付方式實現去美元化,比如非洲國家之間貿易可以直接由本幣結算,而不是換成美元結算。貿易是需要多元化的,非洲國家過度依賴俄羅斯和烏克蘭出口的小麥,結果導致俄烏沖突對非洲小麥進口造成巨大影響,因此一些非洲國家正在大力提高小麥產量,使小麥供應鏈多元化。如果非洲國家能夠通過大陸內部貿易滿足部分需求,那么這部分貿易就不必再使用美元交易。從總體上看,去美元化難以在朝夕間完成,但是非洲國家利用多種方式規避風險是無可非議的,而且去美元化也應基于各國貿易情況及對未來經濟發展的評估。
盡管非洲自貿區已啟動兩年多,非洲國家去美元化也是大勢所趨,但目前非洲市場建立單一貨幣是否成熟尚未有定論。對此,讓-保羅指出,非洲建立單一貨幣的好處是可以具有統一利率,降低借貸成本,但非洲各國經濟發展非常多元化,而且各國面臨的風險也各不相同。坦白說,非洲多數國家經濟過度依賴能礦資源和原料出口,導致其經濟非常脆弱,因此非洲現階段推行單一貨幣是非常困難的。目前,非洲大陸非常關注大陸內貿易的支付體系,旨在避免使用大量美元結算,一些國家之間已建立本幣結算機制。比如塞舌爾盧比和肯尼亞先令是可以兌換的,所以塞舌爾與肯尼亞進行貿易可以用塞舌爾盧比結算,從而降低貿易成本,推進貿易便利化。不過,也必須重視本幣支付存在的風險,因為這有可能引發潛在的寬幅波動。
中國是非洲最大貿易伙伴,也是非洲最大投資來源國之一。在談到去美元化對中非經貿合作的影響時,讓-保羅認為,支付貨幣多元化是一件好事,近年來非洲與中國貿易持續上升,直接用人民幣結算是推進雙方貿易便利化的一種方式,而且我們也希望非洲國家的儲備貨幣可以提升人民幣的份額。盡管目前大多數非洲國家的儲備貨幣還是美元,但通過以人民幣和部分本幣計價的混合再融資方式為非洲國家發展提供了新機會。總而言之,無論用什么貨幣進行結算都是為了降低融資成本和可見的金融風險。
讓-保羅表示,經歷了三年新冠疫情,非洲國家債務正大幅上升,同時非洲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需求很大。中國一直是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主要投資伙伴,多數非洲國家已經達到債務上限,并正在就是否在債務上限的問題上保持相對靈活性展開辯論。他認為,非洲國家應該在債務上限問題上保持相對靈活性。現在非洲面臨的問題,一是借貸困難,二是現存債務成本正在增加。中國可通過“一帶一路”對非洲部分現存債務進行再融資。這是一種非常創新的做法,可以幫助非洲債務國提高還債能力,避免債務違約,也可以釋放部分資源資產用于未來融資。(光明日報)
(本報亞的斯亞貝巴5月24日電 本報駐亞的斯亞貝巴記者 王傳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