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30日電 (記者 陳溯)瑞銀證券亞洲工業行業主管、中國研究部副總監徐賓30日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基建支出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對“一帶一路”未來十年的發展更加看好。
當天,瑞銀舉辦媒體分享會,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進行解讀,并對“一帶一路”基建行業進行展望。
徐賓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呈現諸多發展亮點。截至2022年,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合作領域累計投資3980億元人民幣,在當地創造了42萬個工作崗位。2022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占中國貿易總額的33%,而在2013年僅為25%。
世界銀行預計,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有望幫助全球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并將使參與國貿易增長2.8%至9.7%、全球貿易增長1.7%至6.2%。
對于未來十年“一帶一路”倡議的發展,徐賓表示,根據自上而下的分析,“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年基建支出可能超過1萬億美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潛在年基建需求(1.1萬億美元)為中國2022年基建支出的30%左右。樂觀情景下,假如這些國家的基建固定資產投資占GDP(國內生產總值)比例與中國相近(15%),由此得出年需求將達到2萬億美元。
“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總債務占GDP比例是其政府收入占GDP比例的2至3倍,表明政府收入不足以支撐基建項目投資。”徐賓表示,債務占收入比例較低和治理能力較強的國家在為基建項目融資方面能力更強,且中國政策性銀行和多邊發展銀行融資在“一帶一路”中發揮關鍵作用。
徐賓表示,得益于“一帶一路”,過去十年中國資本品出口穩步提升。隨著進口替代推進,預計中國資本品將具備足夠競爭力,從而在全球市場內獲得更多份額。“中國一直在積極擴大陸路交通運輸網絡,通過更加便捷的交通運輸方式,將更有助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未來貿易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