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休斯敦4月29日電(記者徐劍梅)美國總統特朗普打著“讓美國再次偉大”旗號重返白宮已百天。然而,對于特朗普口中的所謂“偉大”,恐怕美國人自己都承認帶著多重幻影。事實也證明,一百天過去,就連這些幻影也在一個個破滅。
這是4月2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拍攝的美國總統特朗普。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黃金時代”如此成色
一百天前,特朗普在其再度就任總統的典禮上發表演講,開場白就是:“美國的黃金時代從此刻開始?!彼€不忘結語時呼應:“沒有什么能阻擋我們,因為我們是美國人。未來是我們的,我們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p>
實際上,遠未等到一百天,人們就已忘記這句“特朗普2.0”開場白。
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大廈圓形大廳,特朗普在美國第47任總統就職典禮上宣誓。新華社/美聯
一百天里,隨著特朗普扣動面向全球普征高額關稅的扳機,美元走弱而美國國債收益率拉升,顯示全球投資者對這兩大避險資產的信心被削弱?!包S金時代”未見來臨,黃金價格卻在美國乃至全球市場噴涌的避險情緒里屢創新高。在大宗商品市場,原油價格低位徘徊,釋放全球經濟放緩可能導致原油需求疲軟的信號。
如果問普通美國人,最令人郁悶的事情有哪些?答案至少包括飆高的雞蛋價格。這是通貨膨脹的一個“風向標”,雖然現在蛋價已有所回落,但仍顯著高于去年同期,且經常限購。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從特朗普就職時的71.7%直降至如今的50.8%。
2月10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縣一家超市內,顧客從雞蛋售罄的通知旁走過。新華社發(曾慧攝)
多家民意調查顯示,逾半數美國人認為特朗普對通脹重視不足,政策應對力度不夠;近四分之三美國人預期,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將繼續抬高日常生活成本。百日之內,許多美國人對“特朗普繁榮”的期待已經變成對“特朗普衰退”的擔憂。
蓋洛普民調顯示,特朗普第二個總統任期的支持率在二戰后歷任美國總統中排名倒數第二。就連素來“挺特”的??怂剐侣勁_發布的最新民調也顯示,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支持率僅為38%,外交政策支持率也只有40%,其總體支持率跌至45%。
“名嘴”比爾·馬赫25日在脫口秀節目中說,雖然嘴上不說,但“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支持者們對特朗普百日執政的表現“非常失望”。他們投票給特朗普是因為他們親眼見證幾十年來失業、工資停滯和“腐敗不堪、支離破碎”的體制,因而想要“徹底改變,打破一切”,然而“現在他們發現,實際上他們損失慘重”。
恃強凌弱舉世震驚
照理說,過去八年間,特朗普的一言一行都在媒體聚光燈下被呈現,其超高的知名度,理應讓外界對他的個性、理念及其第二個總統任期可能的意圖、作為及行動路徑有較充分的預判。然而,特朗普還是“成功地”讓全世界、特別是美國傳統盟友一而再、再而三地大感意外,并因意外而驚詫、乃至措手不及地震驚。
3月10日,在加拿大溫哥華,一家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酒類專賣店的店員從貨架上撤下美國酒類產品。新華社發(梁森攝)
短短一百天內,特朗普政府裁撤國際開發署、為墨西哥灣更名、當街遣送國際學生、強勢求購格陵蘭島、拉記者進國安高官群聊……白宮新聞幾乎每天都在搶奪關注度。特朗普政府在美國內外同時開辟多條“戰線”,不斷設置話題,持續上演并傳遞著無人能預料的喧嘩、混亂、沖擊與震蕩。
震驚來自歐洲人。他們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聆聽奉命出使的美國副總統萬斯貶斥歐洲、贊揚右翼民粹政黨。據說萬斯的演講內容事先得到特朗普首肯。
震驚來自加拿大人。他們猝不及防被特朗普貶為美國“第51州”州民,隨后又被“關稅大棒”劈頭砸下。憤怒的加拿大人回擊:“加拿大和美國在深化經濟一體化、加強安全和軍事合作基礎上建立的舊關系已蕩然無存。”
震驚還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他們在電視新聞中目睹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遭受特朗普與萬斯的霸凌和羞辱,被一再指責“手里沒牌”“不懂感恩”。
2月2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三)離開美國華盛頓白宮。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一種難以言喻的驚詫是,美國的政治文化似乎在漠視東西方文明曾經共同講求的外交修養與恥感,背離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享有尊嚴、應相互尊重并共同遵守規則的國際規范。
美國《大西洋月刊》評論說,特朗普贏得第二個總統任期以來,“奇怪地轉向了一種表演性帝國主義……他似乎真心相信強國有權欺負弱國。特朗普長期以來一直堅持認為,美國應攫取小國的自然資源,美國的盟友應向我們支付保護費,就好像他們是店主,而美國是黑幫老大一樣”。
肆意加稅史無前例
毫無疑問,過去一百天里,“特朗普2.0”給全球帶來的最大規模震驚與沖擊,來自加征所謂“對等關稅”。這一無差別關稅“就規模、速度和不確定性而言,史無前例”。
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白宮就關于所謂“對等關稅”的行政令發表講話。新華社記者胡友松攝
在關稅風暴中,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與調門朝令夕改,不斷被媒體披露其決策的“即興發揮”。按照其支持者的說辭,這種反復無常是政策靈活性的表現,以便在與具體國家談判中獲得更利于美國的貿易條件。然而事實是,在不到一百天內,特朗普“創造了市場最討厭的東西:不可預測性”。這無疑是一種“有毒的不確定性”,導致市場持續高度緊張,消費者信心下降,通脹預期上升,企業投資決策延遲。
4月8日,交易員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廳工作。新華社發(郭克攝)
有時,特朗普政府的宣示或舉措甚至一日幾變,讓企業完全無所適從。一次,《華爾街日報》剛就美國政府一項關稅豁免產品的決策發表社論,轉眼所評之政策已成廢紙,評論者嘆息:“究竟發生了什么?真正的政策又是什么?誰知道呢?”
共和黨大金主、城堡投資集團創始人肯·格里芬近日批評說,特朗普政府在貿易政策上采取了一種與國家最佳利益背道而馳的交易思維,損害了美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關稅不會帶回美國制造業的就業崗位,正危及美國的全球品牌,貿易戰已演變成“荒謬”的局面。
3月28日,顧客在美國紐約市一家超市選購雜貨。新華社發(郭克攝)
為美國《外交政策》撰寫拉丁美洲簡報的記者凱瑟琳·奧斯本則發現,面對特朗普新設的貿易壁壘,拉美國家正更主動地與歐盟和亞洲國家接觸,“迄今為止,特朗普第二個任期至少取得了一項成效,那就是激勵各國實現貿易多元化”。
不論如何,在全球層面,特朗普試圖以關稅為杠桿重塑美國經濟、供應鏈、國際競爭格局,乃至全球貿易和金融體系,所造成的“特朗普沖擊波”正在改變世界經濟與地緣政治前景,令全球不確定性陡增。
這不是創造性破壞,而是在創造破壞性。
“特朗普2.0”屆滿百日之際,人們沒有看到“黃金時代”的來臨,卻看到一個正在自我實現的預言:相較特朗普坎坷的第一個任期,他的第二個任期將更加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