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首爾5月2日電 題:韓國在政局多重不確定性中迎接總統選舉
新華社記者黃昕欣 陸睿
5月1日辭去韓國代總統和國務總理職務的韓德洙于2日正式宣布競選新一屆總統。韓國大法院(最高法院)1日將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發回首爾高等法院重審。
距離韓國新一屆總統選舉投票日6月3日還有一個月。分析人士指出,李在明面臨的司法挑戰將沖擊其總統候選人正當性,韓德洙想要勝選也面臨多重困難,韓國政局正處于諸多不確定性之中。
李在明的司法挑戰
去年11月,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在一審判決中認定李在明在2021年競選總統期間曾作出虛假陳述,違反《公職選舉法》,判處其一年有期徒刑,緩刑兩年。韓國首爾高等法院3月26日對此案作出二審判決,推翻一審判決結果,李在明被判無罪。
4月27日,在韓國高陽,李在明在當選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后致辭。新華社發(全休相攝)
韓國大法院5月1日對李在明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案作出三審判決,推翻二審無罪判決結果,將案件發回首爾高等法院重審。首爾高等法院將重新宣判。目前,審理時間尚未公布。
共同民主黨4月27日公布的黨內總統候選人初選結果顯示,李在明以89.77%的得票率位居第一,正式當選韓國第21屆總統選舉共同民主黨候選人。
《公職選舉法》規定,參選者因選舉相關犯罪被判處100萬韓元以上罰款時,將剝奪被選舉權5年;若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剝奪期限將延長至10年。若無被選舉權則無法參選總統。
不過,分析人士指出,重審不一定必然導致李在明失去總統候選人資格。中國延邊大學法學院教授蔡永浩認為,通常發回重審需要一段時間,首爾高等法院不一定會在6月3日總統選舉投票日前就完成宣判。即便法院作出不利于李在明的裁決,后者仍能向韓國大法院再次提出上訴。
韓國輿論認為,圍繞李在明的相關司法爭議對其參選總統不會構成直接影響,但可能對其作為總統候選人的正當性造成沖擊。
若判決未在總統選舉投票日前確定且李在明當選總統,審判是否繼續推進也成為爭議焦點之一。韓國憲法第84條規定,除犯內亂或外患罪外,總統在任期間不受刑事追訴。但是,關于憲法中規定的“追訴”是否僅指檢方起訴,還是包含正在進行中的審判,韓國法律界仍存在爭議。據韓聯社報道,如果李在明當選總統,現有刑事審判是否會因總統不受追訴的特權而中止,預計將由負責案件的各審判庭自行判斷,最終解釋權歸韓國大法院或憲法法院所有。
韓德洙的多重困難
據韓國《朝鮮日報》報道,韓德洙2日在宣布參選后,或將以無黨派人士的身份向中央選舉管理委員會登記預備候選人。報道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韓德洙可能會聯合國民力量黨、改革新黨等黨派的候選人,協商共同組建一個“聯合陣營”參加競選。
5月2日,韓國前國務總理韓德洙在首爾的國會出席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 姚琪琳 攝
韓國《中央日報》報道說,執政黨國民力量黨院內代表權性東4月29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正式提出國民力量黨將與韓德洙進行整合。他表示:“如果此舉在競選過程中獲得選民關注,并組建一個更大陣營,將為勝選奠定基礎。”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韓德洙的競選之路依然坎坷。首先,確定候選人的時間較為緊迫。韓國總統選舉宣傳資料印刷定制的截止日期為5月7日,韓德洙要想作為聯合陣營推出的候選人參選仍需要國民力量黨等其他政黨候選人作出讓步,但目前各政黨候選人的意見難以統一。
其次,韓德洙的競選資金有限。不屬于任何政黨的韓德洙只能以自身力量來承擔競選費用,而其他政黨候選人可以依靠政治贊助和國庫補助金參與競選。
最為關鍵的是,韓德洙的支持率持續低迷。韓國前總統尹錫悅被罷免后,韓德洙一度成為保守派陣營的焦點人物。然而,韓德洙在關于總統候選人支持率的多項民調中并未明顯領先于國民力量黨兩位黨內初選競選人韓東勛和金文洙,且遠落后于李在明。
韓國四家民調機構1日聯合發布的一份總統選舉熱門人選支持率民調結果顯示,李在明以42%的支持率居首,韓德洙為13%,國民力量黨內初選競選人韓東勛和金文洙分別為9%和6%。
韓國輿論認為,目前國內呼聲最高的李在明面臨司法挑戰,韓德洙提出的“聯合陣營”方案推進艱難,總統選舉前韓國政局恐進一步陷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