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5月25日電 綜述|共同譜寫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新篇章
新華社記者林浩 康逸 鐘雅
5月22日至25日,主題為“向新 向實 向未來”的第四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浙江省寧波市舉行。來自中東歐14國和其他9個國家的展商以及眾多國際機構的嘉賓濟濟一堂,以經貿為媒,共同譜寫務實合作新篇章。
近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不斷“向新”“向實”。
自2012年以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貿易年均增長8.8%,中國自中東歐國家進口年均增長7.4%,均高于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增速。2024年,雙邊貿易額達1423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6.3%。另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對中東歐國家投資規模迄今已超過240億美元。
“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為中東歐國家打開了一扇通往中國廣闊市場的窗口。” 波黑莫斯塔爾博覽會市場總監達米爾·哲巴說。
如今,越來越多中東歐國家產品借合作“東風”走進中國市場,為中國消費者提供豐富的優質產品,也為中東歐國家企業創造新的發展機遇。截至目前,中東歐14國已有126種農食產品獲得對華準入,累計注冊3430家境外農產品企業。
互聯互通是暢通合作通道、實現聯動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互聯互通持續增強,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以及綠色和數字產業合作正成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亮點。
匈塞鐵路建設進展順利、中歐陸海快線建設積極推進、中東歐國家成為中歐班列重要通道和目的地……為中國和中東歐國家合作提供聯通便利。
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斯洛文尼亞展位負責人拉娜·什瓦布說,斯洛文尼亞科佩爾港與寧波港的緊密合作令人印象深刻。這樣的互聯互通不僅極大方便兩國間的物流運輸,更成為連接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市場的重要樞紐。
中國完備的產業體系和創新技術與中東歐國家綠色化、數字化轉型需求互補,合作潛力巨大。近年來,中國企業在電動汽車、動力電池制造等綠色創新領域不斷深化與中東歐國家合作。
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共同擔任本屆博覽會的主賓國。斯洛伐克投資與貿易發展局官員告訴新華社記者,斯洛伐克正積極與中國企業開展合作,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在此次博覽會上斯洛伐克也重點展示其先進的汽車制造技術。斯洛文尼亞經濟、旅游和體育部國務秘書馬特夫茲·弗蘭蓋則表示,斯洛文尼亞與中國在汽車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正積極探索與中國電動車制造商合作。
當前國際格局深刻變化,全球經濟發展挑戰及不確定性增多,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為雙方攜手應對挑戰提供了契機。中國的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對外開放,讓中國同包括中東歐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深化互利合作,共享發展機遇,為世界經濟注入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
多位中東歐國家政商界人士期待與中國加強合作。率團參加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的保加利亞副總理阿塔納斯·扎菲羅夫表示,保加利亞高度重視與中國的關系,期待與中國深化經貿合作。弗蘭蓋表示,今天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合作,斯洛文尼亞愿與中國建立長期互信的合作關系。什瓦布表示,希望中國與中東歐國家攜手創造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