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雅溫得7月31日電 通訊|半個世紀的守護——中喀醫療衛生合作增益喀麥隆民眾福祉
新華社記者王澤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灑向喀麥隆首都雅溫得郊外的阿法諾亞村,圣布里吉特衛生中心門前已有不少患者等候就診。
40歲的姆博帶著兩個孩子坐在臨時診室外,眼中滿含期待。她告訴記者:“中國醫生能醫治我的眼疾,孩子們的瘧疾也能得到治療。”
和姆博一同候診的還有60歲的約瑟菲娜。“我們早上5點半就出發來這里了。我眼睛看不清楚、頭疼得厲害,但我相信中國醫生能有辦法。”約瑟菲娜告訴記者,中國醫生專業且熱情,她的丈夫在中國醫療隊接受治療后好轉許多。
7月24日至26日,中國(山西)第24批援喀麥隆醫療隊走進鄉村,為當地居民送醫送藥。
伴隨朝陽升起,前來看病的患者陸續登記、分診,走進各專科診室就診。姆博是當天最早進入眼科診室的患者之一。“醫生幫我做了檢查,還給我開了眼藥水。我感到安心。”她說。
喀麥隆公共衛生部長馬納烏達22日在首都雅溫得舉行的中喀醫療衛生合作50周年紀念活動上致辭說,1975年首批中國醫療隊隊員踏上喀麥隆的土地。50年間,中國醫療隊始終致力于為喀麥隆人民提供醫療服務,分享專業技能,為民眾緩解病痛,“使得兩國人民之間的兄弟情誼更加深厚”。
第24批援喀麥隆醫療隊隊長康益炯介紹說,中國已累計向喀派出24批醫療隊、共786人次,在雅溫得和姆巴爾馬約市設有分隊。半個世紀以來,醫療隊為超過330萬名患者提供了門診和急診服務,完成16萬余例手術,救治近5萬名危重患者,并組織近200次義診。
本次義診活動結束后,中國援喀醫療隊姆巴爾馬約分隊隊長任清蘭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分享道:“3天500人的義診活動,結束時當地負責人情不自禁地落淚了,隊員們的辛苦付出是‘條件有限也要盡全力’的堅持,更是‘跨越山海守護生命’的責任與擔當!”
“中國醫生不僅帶來醫術,更帶來希望。”72歲的姆富穆是中喀醫療衛生合作的受益者之一。多年飽受背傷疼痛的她,在中國醫療隊中醫針灸治療下重獲健康。
這樣的故事,在喀麥隆各地不斷上演。今年上半年,姆巴爾馬約分隊在當地SOS兒童村開展義診,給孩子們建立“健康檔案”以便提供后續醫療服務。SOS兒童村專門致信表達“無比的喜悅和深深的感激”。
過去50年,中國除派遣醫療隊,還分別在雅溫得和喀麥隆經濟首都杜阿拉援建了婦兒醫院。這些醫院被當地人譽為“來自中國的示范醫院”。
雅溫得婦兒醫院的護士長尤妮斯回憶道,過去50年,喀方醫護人員最大的收獲是從中方醫生那里獲得的技術和經驗。“在醫療人員和設備緊缺的背景下,中國醫療團隊的專業知識和支持顯得更加珍貴。”
“我們合作的水平會更高,會有更多人得益。”馬納烏達對未來的喀中醫療合作滿懷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