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雅典8月16日電 記者手記|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希臘的野火之痛
新華社記者陳剛
希臘西部愛奧尼亞海上的扎金索斯島,碧海環抱白色石灰巖,被譽為“希臘最美海岸”。在陽光與石灰巖的映襯下,這里的海水呈現出青藍、果凍藍、寶藍等不同層次的藍。令人痛惜的是,連日來的野火肆虐,使這片藍被烈火與煙霧侵擾,近岸的浪花染上了渾濁的褐色,海灘宛如一幅被火燒焦的畫布。
8月以來,希臘的羅德島、扎金索斯島——這些曾被無數旅人想象成“天堂一隅”的海島——先后被肆虐的野火與令人窒息的煙霧籠罩。從火災地圖上可以看到,地中海沿岸從西班牙到土耳其,從塞浦路斯到克羅地亞,今年夏天的野火在狂風推動下蔓延的范圍比往年更廣。生活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似乎早已習慣夏季的高溫野火,但近幾年夏季高溫屢創新高,野火頻發,造成的損失讓人心痛。
從今年年初開始,希臘為應對野火做了前所未有的準備——部署超過1.8萬名消防員(其中包括2500名季節工與1500多名森林巡護員)、近萬名志愿者,配備3700輛消防車、80多架熱成像無人機,并投入約20億歐元購置飛機、氣象站和移動指揮中心。歐盟也預先在希臘部署了22架滅火飛機、4架直升機,以及來自14個成員國的650名消防員。春季時,消防部門在雅典南部舉行全國性火災演練,消防、軍隊、空中力量多方協同,模擬應對多點突發火情。
盡管如此,在四處爆發的野火面前,希臘的消防力量仍顯捉襟見肘。在希臘的電視與社交媒體畫面上,可以看到肆虐的野火、燃燒的房屋、焚毀的車輛,以及癱倒在救火現場、精疲力竭的消防員。由于本國消防力量不足,希臘多次向歐盟求援。
氣候變化正在重塑地中海的季節版圖——野火季節來得更早、持續時間更長,火勢也更難預測。氣象專家指出,希臘2025年經歷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炎熱的春夏,高溫疊加長期干旱,使山林的可燃物含水量降至危險閾值。進入8月,強烈的“梅爾特米亞”季風席卷各地,零星火點在短短幾小時內就變成橫貫山谷的火線,勢頭之猛令消防員猝不及防。
但氣候并非唯一原因。希臘政府在多次總結火災教訓時承認,約九成的野火與人類活動有關:亂丟煙頭、違規焚燒農田、設備老化導致的電力設施短路,甚至人為縱火。土地管理的疏漏同樣助長了火勢——人口流失導致大片林地荒廢,隔離帶缺失或維護不力,使火舌幾乎不受阻擋地越過山脊。
無論是氣候變化帶來的極端高溫,還是人為活動造成的火災風險,每一次野火掠過,不僅摧毀了林地與家園,也在人們心中留下深深的灼傷。
烈火過后,海水依舊蔚藍。要想讓這片藍色不被侵蝕,人們需要有更多的敬畏與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