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東京8月18日電 題:美關稅政策重創日本汽車產業
新華社記者劉春燕
日本近期公布一系列宏觀經濟和行業企業二季度數據,顯示美國政府高關稅政策重創日本汽車產業,阻礙日本經濟復蘇。鑒于美關稅對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日益凸顯,日本產業乃至整體經濟前景更趨悲觀。
日本財務省公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4月至6月,受美國政府關稅政策的影響,日本對美出口連續3個月同比下降,且降幅呈現擴大之勢。由于美國對從日本進口的汽車關稅稅率自4月3日起由原來的2.5%大幅提升至27.5%,6月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額銳減,同比下降26.7%。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6月日本對美汽車出口降幅最大的是九州地區,出口量同比減少67.8%,出口額同比下降76.3%。報道指出,汽車產業是日本經濟核心產業,輻射范圍廣泛,出口大降將波及零部件相關產業,對區域經濟造成打擊。
此間媒體和專家評論說,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出口約占日本對美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美國對汽車類產品加征25%關稅對日本出口影響巨大。為了對沖關稅政策影響,日本汽車制造商被迫采取降價策略,這勢必擠壓其盈利空間。
日本車企中馬自達汽車公司和斯巴魯公司對美國市場依賴度最高,受關稅沖擊也最為嚴重。馬自達此前發表財報說,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國內市場銷量增長,但在最重要的美國市場銷量下滑,從而導致公司當季歸母凈利潤由去年同期的盈利498億日元轉為虧損421億日元(1美元約合147日元)。
豐田汽車公司在美銷量主要依靠當地生產,日本出口汽車僅占其在美銷量的約兩成。不過,作為全球最大車企之一的豐田體量龐大,2024年對美出口汽車50多萬輛,同時豐田在美工廠的主要零部件依賴進口,因此美國對日本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加征關稅給豐田造成了巨大損失。
豐田日前發布財報說,受美國政府汽車關稅政策影響,豐田本財年營業利潤將減少1.4萬億日元,4月至6月間減少4500億日元,預計本財年公司凈利潤同比將大幅下降約44%至2.66萬億日元。
日本內閣府15日發表初步統計結果稱,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0.3%,按年率計算增幅為1.0%。對此,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赤澤亮正表示,日本經濟正在緩慢恢復,但需警惕美國關稅政策帶來的下行風險,盡最大努力緩解關稅措施的影響。
日本生命基礎研究所經濟調查部部長齋藤太郎指出,日本車企采取“降價保出口”策略,以維持汽車出口。三菱日聯研究與咨詢公司首席研究員小林真一郎認為,二季度有不少出口商在8月份美國“對等關稅”實施之前“搶出口”,令部分出口提前釋放,助推二季度經濟增長,但這會使未來經濟增長受到影響。
普華永道咨詢公司高級經濟學家伊藤篤認為,日本車企“降價保出口”策略顯著擠壓利潤空間,或將拖累日本實現工資與物價上漲的良性循環。
日本經濟新聞社日前對10位民間經濟學家的最新經濟預測進行了調查。其中6位經濟學家認為,三季度日本經濟將陷入負增長。平均結果顯示,由于美國關稅政策對出口的影響將進一步顯現,三季度出口下滑或將拖累實際GDP環比下降0.1%,按年率計算降幅為0.6%。
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三季度起,美國關稅政策對日本經濟的負面影響會更加明顯。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永濱利廣表示,鑒于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加征關稅導致當年第三季度起日本經濟出現負增長并陷入衰退,各方對日本當前經濟走勢及風險仍需高度關注。
內閣府認為,美國關稅政策不僅將直接導致日本對美出口下降,其他國家對美國出口減少也將間接拖累日本,令日本對這些國家中間產品的出口減少。
內閣府日前發表年中經濟預測,將2025財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實際經濟增長預期由1月份的1.2%下調至0.7%,認為受美國關稅政策及全球經濟減速等因素影響,本財年個人消費、設備投資和出口增速都將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