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亞的斯亞貝巴8月23日電(記者劉方強)8月18日至23日,全國政協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副會長蔣建國率交流團赴烏茲別克斯坦、埃塞俄比亞開展人權交流活動。
在烏茲別克斯坦,交流團出席《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烏茲別克文版首發式,并分別會見烏國家人權中心主任阿克馬爾·賽義多夫、司法部副部長舍爾佐德·拉比耶夫、最高法院副院長伊克拉姆·穆斯里莫夫。在埃塞俄比亞,交流團出席《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非洲讀者分享會、首屆中非人權研討會,并分別會見埃塞外交部國務部長伯哈努·特斯蓋耶、聯邦議會人民代表院外交與和平委員會主任迪瑪·內格沃。
訪問期間,交流團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重要論述為切入點,向烏方和埃塞方深入宣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中亞精神”以及中非攜手推進現代化六大主張和“十大伙伴行動”框架下,闡明積極推動落實人權交流合作的現實基礎和光明前景。與此同時,交流團與烏方和埃塞方對當前全球人權治理面臨的挑戰交換了看法,充分肯定并積極促進烏方和埃塞方在國際人權領域與我方的團結合作。
烏、埃塞各界人士高度贊揚新時代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人權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認為三大全球倡議和“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了國際公共產品供給,為世界人權事業持續向好發展注入新的動能。中國堅持發展導向的人權觀,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值得學習借鑒。兩國人士均表示期待與中國繼續加強人權合作,共同推動全球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平、公正、合理、包容的方向發展。
阿克馬爾·賽義多夫認為,《習近平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論述摘編》烏茲別克文版出版發行是中烏兩國人權交流合作的重要事件,各國都有權利自主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這是中國實踐經驗為國際社會提供的重要啟示。
伯哈努·特斯蓋耶表示,中國和非洲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今年恰逢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5周年,中非人權交流平臺的搭建,有效促進中非文明交流互鑒,為雙方攜手同行促進世界人權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