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11日電 美國Financial Content網站發布文章稱,當前,美國正處于新關稅政策構成的復雜且常引發爭議的局面之中,這些關稅政策正日益轉化為美國普通家庭切實的經濟負擔。
文章稱,據估算,關稅每年給美國家庭帶來的成本約在1600至3800美元之間,而2025年更新的預測數據則徘徊在2300至2400美元左右。此類關稅絕非抽象的經濟政策,而是對各類消費品征收的直接稅負。這種經濟壓力對低收入家庭而言尤為沉重,他們承受的負擔比例遠高于其他群體。
分析認為,關稅政策的影響是深遠的,滲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食品雜貨和汽油的價格到新車和電子產品的標價。面對進口原材料和成品成本的上升,公司越來越多地將這些費用轉嫁給消費者。這種經濟連鎖反應給家庭預算帶來了挑戰,導致可自由支配支出明顯放緩,并影響了數百萬美國人的購買力。
文章還強調,市場對關稅的初步反應是出現了嚴重的經濟不確定性。經濟學家警告稱,消費者價格將上漲,全球供應鏈將受到干擾。
文章指出,美國關稅政策的未來走向及其經濟影響仍高度不確定,但可以預期一些短期和長期的可能性、戰略調整以及新興市場動態。當前的趨勢表明,美國的保護主義措施將繼續受到重視,這將對全球經濟產生持續的影響。
為此,在短期內,消費者和企業應做好準備,應對持續上漲的成本和價格。關稅作為一種進口稅,直接增加了企業的開支,而這些開支在很大程度上又轉嫁給了消費者。近期數據顯示,自2025年初以來,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了4%,國內商品價格上漲了2%。這導致實際收入減少,由于關稅,美國普通家庭在2025年可能會損失2300美元的收入。
從長期來看,預計關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將更為顯著,且總體上是負面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模型顯示,長期來看,美國GDP可能會下降6%,工資會減少5%,這將導致一個中等收入家庭在一生中損失驚人的22000美元。這是由于關稅扭曲了資源配置,降低了生產率和投資,并引發了報復性措施。預計還會出現消費者價格持續高企、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減少以及全球經濟持續的結構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