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7月14日電(記者 闞楓 尹力)記者從北京市環保局獲悉,在該市7月大氣專項執法周中,全市環保部門共檢查各類污染源單位1434家,擬立案處罰環境違法單位96家,其中“東城區檢察院改造工程”等在列。
今年3月1日,《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正式實施。從3月起至12月,北京將每月第一周定為“大氣污染專項執法周”,每個月根據大氣環境問題有針對性地確定執法重點。
據介紹,在7月份大氣專項執法周行動中,全市環保部門以化工、鑄鍛、餐飲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監管為執法重點,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共檢查各類污染源單位1434家,其中化工、鑄鍛企業159家,占11.1%;餐飲企業694家,占48.4%。現場監督2家鑄鍛企業拆除沖天爐并退出,擬立案處罰環境違法單位96家,擬處罰金額約160萬元。
據統計,在這96家單位中,無廢氣治理設施或擅自拆除、廢氣治理設施不正常運行的71家,占73.9%;無環保審批或驗收手續的16家,占16.7%;料堆揚塵違法行為的4家,占4.2%;超標排放、不使用清潔能源、危險廢物貯存和處置不規范等其他違法行為5家,占5.2%。
此外,在檢查中發現的工地揚塵、露天燒烤、無照經營等違法問題單位30家,依法由城管、工商等部門查處。
和前四個執法周一樣,北京市環保局此次亦是集中曝光了上述96家違法單位。記者注意到,曝光單位中,不僅有吉野家、必勝客等為人熟知的快餐店,東城區檢察院、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等行政部門、國有企業也有被指出有相關環境違法行為。
今年以來,針對備受輿論關切的大氣環境污染,北京環保部門的治霾力度持續加碼。今年3月,被稱為“史上最嚴治霾法規”的《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北京對大氣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也持續加大。
在北京環保部門此次公布96家環境違法單位之前,7月7日,北京市環保局向北京巴威公司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金額60萬,這是《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實施以來,北京開出的首張“二次違法加倍處罰”罰單,也是本市大氣類違法行為處罰金額最高的一張罰單。
除了加大環境違法處罰力度,據了解,為改善空氣質量,今年北京市5400蒸噸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任務中,已有近4000蒸噸開始改造實施;已淘汰更新老舊機動車約17萬輛;開展百項環保技改工程,全面推進300家污染企業調整退出;提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污收費標準15倍;完成平原造林任務33萬畝等。
根據北京市環保局通報,今年上半年,北京各項大氣主要污染物濃度均有所下降,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其中,PM2.5平均濃度為91.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2%。上半年,北京共出現25個空氣重污染日,較去年同期減少15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