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區板橋鎮龍王廟中學,所處秦嶺深處的石九河畔,距離城區約20公里,校園四周被大山環抱,一條唯一的出山公路從學校的旁邊繞過。學校有200名學生,服務6個行政村約8000多人口。
翻山越嶺走兩三小時到校
龍王廟原本是一個二類鄉政府,由于該鄉處在深山中,交通不便,當地經濟發展比較緩慢。幾年前,由于鄉政府撤并到板橋鎮,因此這里成為了邊緣化發展地帶,學校的發展也受到了困擾。
龍王廟四面都是山林,除了貧瘠的土地外再無其他的生存來源,青壯年勞力都出門打工去了,村里只剩下老人和留守兒童。一河兩岸沒有一個路燈,更沒有城鎮的喧鬧聲,顯得格外的寧靜。
記者看到,學校處在一座山坳里,唯一的操場還不足200平方米,操場內有幾個簡單的體育設施。在龍王廟中學就讀的學生,60%的家住在山上,過去大多數學生都要摸黑爬起床,拿著火把求學。由于山路崎嶇,在大山深處居住的學生們要翻山越嶺走兩三個小時才能趕到學校。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校舍的改善,現在的學生們除了周邊的個別學生外,95%的學生都在學校寄宿。
孩子們渴望閱讀
一本好書,就是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一條通往真知的道路。程文茜是該中學九年級學生,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由年邁的奶奶照顧。去年期末會考中,成績位列板橋鎮年級第二。她說,她特別喜歡讀書,每逢周末和放假,就找老師借書,但是學校的書籍有些陳舊,已不能滿足她的閱讀需求。
八年級學生程海洋,父母離異,父親在外打工,是典型的留守學生。但他學習積極用功,用自己積攢的零花錢,購買了新課標中要求閱讀的經典課外讀物。特別喜歡讀《魯濱遜漂流記》、《平凡的世界》、《朝花夕拾》等。
采訪中,許多小學生都表示自己沒有讀過課外書,一些讀過課外書的同學也只讀過很少的一兩本,離他們的閱讀愿望有很大差距。
副校長李福斌說,由于學校地處偏遠山區,交通不便,消息閉塞,圖書資料及其匱乏。校長楊海濤說,因為經費不足等原因,無法建立高質量的圖書室,師生閱讀量嚴重不足,學生視野得不到開擴,特別是新課程要求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得不到落實,學生們急切渴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糧。(作者 冀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