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27日電 (陳杭)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批復同意《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批復指出,要推動老城整體保護與有機更新,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
首都功能核心區包括東城區和西城區兩個行政區,總面積92.5平方公里。東城區和西城區由于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發展階段類似,為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促進功能優化提升,將兩個城區作為一個功能區統一開展規劃編制工作,一個功能區可以由多個行政區組成。
批復指出,核心區是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載區,是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是展示國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區。要深刻把握“都”與“城”、保護與利用、減量與提質的關系,把服務保障中央政務和治理“大城市病”結合起來,推動政務功能與城市功能有機融合,老城整體保護與有機更新相互促進,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
批復要求,要突出政治中心的服務保障。結合非首都功能疏解,統籌好北京市搬遷騰退辦公用房的承接利用,優化中央黨政機關辦公布局,穩步推進核心區功能重組,以更大范圍空間布局支撐中央政務活動。抓好中南海及周邊、天安門—長安街等重點地區綜合整治。金融街等現有功能區和王府井、西單等傳統商業區,要在符合北京城市總體規劃定位的前提下優化提質,成為展示新時代首都改革開放成果的窗口。
批復提出,要強化“兩軸、一城、一環”的城市空間結構。塑造平緩開闊、壯美有序、古今交融、莊重大氣的城市形象。要堅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加強老城整體保護,注重街區保護更新,突出改善民生工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維護核心區安全。
批復強調,要堅決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隨意修改、違規變更,新建改建項目要嚴格按規劃執行。北京市委和市政府要扛起守護好規劃的職責,敢于堅持原則、唱黑臉,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
2019年12月30日,北京市政府發布通知,《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街區層面)(2018年—2035年)》(草案)已經編制完成。該規劃草案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1月28日向社會公示,聽取公眾意見建議。
規劃草案特點包括:一是突出中央政務功能保障。二是突出民生改善。三是突出老城整體保護。四是突出空間魅力塑造。五是突出非首都功能疏解。六是突出街區保護更新。規劃草案經批準后,將成為指導地區規劃建設的基本依據。
今年8月26日,中共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了《首都功能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三年行動計劃(2020年-2022年)》。
會議指出,要牢牢把握核心區戰略定位,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眾,注重中央政務功能保障、注重疏解減量提質、注重老城整體保護、注重街區保護更新、注重民生改善、注重城市安全,堅持統籌推進、滾動實施的有效工作機制,努力建設政務環境優良、文化魅力彰顯、人居環境一流的首善之區。
會議強調,組織相關規劃編制,搭建智慧規劃與治理協同平臺。以中軸線申遺保護為抓手,帶動重點文物騰退和保護。北京市尤其是東城區、西城區和市級各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批復精神和核心區控規,抓好組織實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