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23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科協)23日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稱,2020年,中國科協將繼續組織舉辦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主題確定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 促進全球科學抗疫”,旨在推動后疫情時代全球共同提升科學素質,進一步促進公眾科學素質提升國際合作機制建設,提高全球科技界共同應對重大疫情等危機與挑戰的能力。
中國科普研究所副所長王京春介紹說,受疫情影響,2020年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將采用“線下主會場+視頻會議”形式舉辦,主要內容包括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籌備委員會工作會議、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全體會議和系列專題論壇,前兩項會議擬于12月7日、8日在北京舉行,專題論壇擬于11月底陸續推出。
在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籌備委員會工作會議上,將正式宣布成立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籌委會,審議通過《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籌備委員會工作規程》,確立籌委會工作原則和方向,討論推進國際交流合作任務和項目。
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全體會議將邀請諾貝爾獎得主、知名院士等頂尖科學家和科技組織代表圍繞大會主題進行主旨報告,邀請科技組織代表圍繞“科學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公眾科學素質與社會治理”“保障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等話題展開多邊對話。
目前,今年大會系列專題論壇已確定“面向2035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健康世界,共筑未來”“新形勢下科學中心的服務與發展”“公眾科學素質與生態文明建設”“公眾科學素質與公共衛生危機應對”5個專題,還計劃舉辦一個科學抗議疫電視論壇。
王京春表示,中國科協希望通過持續舉辦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加強公眾科學素質促進領域的國際合作,深化交流合作長效機制,搭建國際交流平臺,并為促進科技領域民間外交、推動后疫情時代全球科學素質提升作出貢獻。
據了解,2018年,中國科協倡導召開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并發布《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北京宣言》。2019年大會期間,18個國家的19個科技組織簽署《圓桌會議合作備忘錄》,已形成推動世界公眾科學素質組織成立的“北京行動路線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