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銀川12月31日電(于晶)12月31日,記者從寧夏農科院獲悉,寧夏首個國家農業環境銀川觀測實驗站落戶寧夏農科院,這是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近日確定的80個第二批“國家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之一,也是寧夏唯一一個國家農業科學觀測實驗站,與國家農業環境監網絡接軌的創新科研平臺。
2011年,寧夏農科院加入國家農業環境學科群,成立農業部永寧農業環境科學觀測實驗站,并在該院農作物研究所試驗基地建成農業環境野外觀測站。試驗基地配備自動氣象站、渦度相關儀、能量平衡系統、葉面積儀、植物冠層分析儀、土壤剖面CO2梯度監測系統等18臺儀器,主要開展氣候變化與農業、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生物多樣性農業利用等方向的長期定位監測與實驗研究工作,監測并向國家數據中心報送氣象、農田水分與灌溉水質、有機化學投入品等方面的數據,每年上報數據約3萬個,積累大量系統性、長期性數據。依托于永寧環境觀測站,科研人員先后申報了土壤質量、農業面源污染防控等方向的區級、國家級重點項目12項,取得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4項、科技進步三等獎5項,形成地方標準6項。
“國家農業環境銀川觀測實驗站是在寧夏農科院農業部永寧農業環境科學觀測實驗站的基礎上,經農業農村部從全國中央級、省級研究所、技術部門和高等院校中篩選脫穎而出,主要針對引黃灌區農田環境質量和農業生態系統健康評價開展工作。”國家農業環境銀川觀測實驗站相關負責人表示,實驗站建成后將重點圍繞著寧夏面源污染的成因,例如引黃灌區農田氮磷流失量、農田地下水的質量等一系列與農業環境有關的指標進行監測,并提出防范對策,為我區農業環境保護與農業面源污染防控方面的科技創新和管理決策工作提供基礎支撐。”
近年來,寧夏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落實“一控兩減三基本”,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目前,寧夏創建化肥農藥減量技術示范區128個、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及綠色防控示范區60個,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利用率分別達到39.6%、40.2%;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9%,農作物秸稈資源綜合利用率達87.6%,農用殘膜回收率達8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