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本土疫情仍在高位運行 官方解讀防控形勢何時好轉
中新社北京4月6日電 (記者 李純)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4月6日數據顯示,中國內地5日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1383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9089例。當前,中國新增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快速增長,部分地區社區傳播仍未阻斷,疫情仍在高位運行,防控形勢嚴峻復雜。
全國疫情防控形勢何時好轉?無癥狀感染者的集中隔離怎樣管理?如何應對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6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對相關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4月6日,曹家堰居委會工作人員正在昭化東路199弄內,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采樣前的信息登記。 中新社記者 殷立勤 攝多點散發形勢很快會得到好轉
當前中國的疫情形勢有何特點?據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雷正龍介紹,3月1日至4月5日,全國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176455例,波及29個省,總體呈現流行范圍廣、規模性疫情與散發疫情交織、外溢病例及續發疫情多發等特點。
另據媒體4月6日消息,寧夏吳忠所轄同心縣檢出上海返寧陽性人員。相關報道稱,本輪疫情已經波及中國30個省份。
雷正龍表示,3月中旬以來,隨著各地疫情防控措施的有效落實,此前疫情較為嚴重的5個省市中,廣東、山東、河北等均呈現向好態勢,但上海和吉林疫情仍處于發展狀態。
他指出,從多地疫情的有效控制證明,從嚴從緊采取隔離、管控、封控、篩查等為核心的措施,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引發的本土聚集性疫情依然有效,是科學必要的,可以實現“動態清零”的既定方針。
“這種疫情狀態持續的時間,取決于我們的防控策略,以及防控措施落實的力度。”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看來,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從嚴從實把防控措施落實到每一個環節,近期呈現的疫情多點散發形勢很快會得到好轉。
管理無癥狀感染者須配備醫務人員
根據新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輕癥患者與無癥狀感染者需要集中隔離管理。如何保障他們的診療需求,及時應對可能出現的病情惡化?
“我們強調在管理無癥狀感染者和輕型病例時一定要有醫務人員在場,在方艙醫院里要安排醫務人員和必要的診療設備,包括搶救設備、基本用藥等。”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說。
今年3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了方艙醫院設置管理規范,明確要求方艙醫院配備一定比例的醫務人員、醫療檢測設備、搶救藥品和氧氣,保證方艙醫院能夠進行基本的病情監測和治療,在病情變化時及時轉診。
王貴強還指出,要密切監測所有患者的病情變化,尤其要高度關注有基礎病、年齡偏大的重癥高風險人群。如果發現病情變化,要及時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并聯系120車輛盡快轉到定點醫院接受進一步診療。
在本輪本土疫情中,無癥狀感染者數量眾多是一個明顯特點,對密切接觸者的篩查尤為重要。吳尊友指出,對于密切接觸者的發現和管理,“一要全,二要快”。及時發現每個感染者在傳播鏈上的密切接觸者,是早發現的重要措施。
對新變異毒株的出現是有準備的
英國衛生與安全局近期證實,新冠病毒再現新變種。這種新變異株是由奧密克戎BA.1與BA.2分支重組而成,目前命名為XE。此前還發現了兩種德爾塔和奧密克戎BA.1的重組毒株,即XD與XF。
世衛組織也表示,現有研究表明,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是新冠病毒將繼續進化,但隨著人體免疫力因疫苗接種或感染病毒而增強,新冠病毒導致疾病的嚴重性會隨著時間推移而降低。
“在對過去兩年新冠病毒變異情況研究的基礎上,結合對RNA這類病毒的認識,我們一直認為,新冠病毒變異是持續發生的常見事件,”吳尊友指出,“對于出現新的變異毒株是有準備的。”
這位專家表示,無論新冠病毒怎么變異,人們采取的常態化防控措施,包括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四早”措施,廣泛的疫苗接種,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保持社交距離等個人防護措施,都能有效控制疫情。
“我們還密切關注診斷試劑能否繼續適用新的變異毒株的實驗室診斷;現有的疫苗是否能夠預防新變異毒株的感染、預防重癥和死亡方面的效果等。”吳尊友說,這些新的認識,為是否更新診斷試劑、是否更新疫苗等決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