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在线播放v片免费-岛国在线最新-第四色播日韩第一页-第四色视频-欧美在线黄-欧美在线观看你懂的

首頁  ?  新聞頻道  ?  國內新聞

東西問 | 韓建業:人類早期文化交流何時突破萬里阻隔?

2022-04-15 20:16:2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4月15日電 題:韓建業:人類早期文化交流何時突破萬里阻隔?

  中新社記者 孫自法

  從舊石器時代人類大遷徙開始到中國漢代絲綢之路之前,被廣泛認為是人類文化交流的早期階段。這一時期,東西方文化如何突破千山萬水的阻隔實現交流互鑒?就交流影響而言,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成果對后世有哪些影響?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考古學家韓建業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絲綢之路出現前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互鑒歷史進行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東西方文化在起源上有何關聯?根據目前研究,人類社會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可追溯到什么時候?

  韓建業:世界上的原生文明主要有三個,包括中美洲文明、早期東方文明、早期西方文明。其中,早期西方文明,不管是兩河流域文明還是埃及文明,文明之火都是由蘇美爾人“點燃”的。根據楔形文字的記載,蘇美爾人是“來自東方的黑頭人”,黑頭人即黑頭發的人,蘇美爾早期的一些人形雕塑頭上就有黑色瀝青的頭發形象。

  語言學家則認為,蘇美爾語與西亞古老的亞非語或后來的印歐語都沒有關系,而與東方的漢藏語系和阿爾泰語系關系密切。因此,蘇美爾人“點燃”的西方文明火種會否來自東方,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值得進一步研究。

  至于最早階段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不包括舊石器時代晚期的人類遷徙),在新石器時代或許就已出現,但目前證據并不充分。就彩陶來說,在中國和西亞都至少產生于公元前6000年以前,至公元前4000年左右表現出驚人的相似性,但實際上東西方彩陶流行區之間相隔數千公里,迄今并沒有發現它們彼此存在交流的直接證據。

  早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比較明確的時間應是從公元前3500年前后的銅石并用時代開始。

韓建業教授(左二)在甘肅慶陽南佐遺址現場考察進行指導交流。受訪者供圖

  中新社記者:您提出的亞歐大陸絲綢之路之前存在三大早期文化圈,在學界備受關注。這三大圈是如何劃分的?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韓建業:亞歐大陸是人類早期活動和發展的中心地帶,也是早期文明的主要舞臺。早期人類文化頗多共性,但又異彩紛呈。可將全新世(距今約1.17萬年以來)至絲綢之路出現前(公元前139年張騫出使西域)的亞歐大陸大致劃分為三大文化圈,即以中國黃河和長江“大兩河流域”為中心的“早期東方文化圈”,以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小兩河流域”為中心的“早期西方文化圈”,以及東、西兩大文化圈以北以亞歐草原為主體的“早期北方文化圈”。

  全新世亞歐大陸三大文化圈形成的深層背景,在于自然地理環境。早期東西方文化圈的區分,關鍵在青藏高原隆起形成的巨大障礙,分割出相對獨立的兩大地理單元和兩大文化單元。當然,東、西兩大地理單元的自然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等也存在差別,從而為兩大文化圈的各具特色奠定基礎。另一方面,兩大地理單元都屬中緯度地區,溫度降水適中,土壤豐厚,所以都發展出谷物農業和以此為基礎的文明社會。

  早期北方文化圈則不同,它和東西兩個文化圈之間并無很大地理障礙,其相對獨立主要源于高緯度、低溫度以及草原-森林環境,整體更適合狩獵采集和畜牧經濟。北方文化圈后期受東西方文化傳統的影響較大,成為東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

新疆阿勒泰地區百萬牲畜大轉場。中新社記者 劉新 攝

  文化交流是三大文化圈發展演變的重要機制,但并不總是和平。三大文化圈之間較大范圍的交互地帶,是文化交流的結果,往往也是文化碰撞和人群沖突的前沿。

  中新社記者:在早期三大文化圈中,東西方文化如何交流?經歷了哪些階段?

  韓建業:早期東西文化交流,主要指舊石器時代人類大遷徙之后、漢代絲綢之路出現之前的東西兩大文化圈交流,大約發端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歷經銅石并用時代、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三大階段,形成草原北道、綠洲中道和高原南道三大交流通道,通過彩陶、金屬器、農作物、家畜等交流,推動東、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

  銅石并用時代是早期東西文化交流的初創期。東歐-南俄草原文化雖通過草原北道遠距離拓展至中國新疆西北部,但并沒有進一步深入中國腹地的跡象。中亞南部的彩陶等物品可能已通過綠洲中道零星進入甘青地區,形成最初的“彩陶之路”,黃牛、綿羊等也從中亞地區陸續進入甘青地區,中國西北地區出現新的經濟形式和藝術題材,為早期中國“古國”文明的形成增添了新鮮血液。

  青銅時代是早期東西文化交流的興盛期。通過草原北道的“金屬之路”和綠洲南道的“彩陶之路”,先是“西風東漸”,再是“東風西漸”,最終使青銅時代的亞歐大陸逐漸連成一個整體,引發中國的“青銅時代革命”,對早期中國進入成熟的“王國”文明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圓足銅觥。中新社發 張慶民 攝

  早期鐵器時代是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成熟期。包括中國北方在內的歐亞草原文化融為一體,歐亞草原的藝術和宗教觀念遠距離滲透至黃河、長江流域,黃河、長江流域典型文化因素傳播至南西伯利亞等地,而中亞南部文明或許對秦漢“帝國”產生過一定影響。

  由此可見,亞歐大陸大部分地區的銅石并用時代、青銅時代和早期鐵器時代的形成,主要是東西文化交流之果。

  中新社記者:早期東西方文化圈歷經三大階段的持續交流互鑒,對東西方文明的形成和發展有哪些影響?

  韓建業:東西文化交流的三大階段,恰好對應東西文明形成和發展的三個重要階段,應該不是巧合:文明迸發的內在力量促使人群向外擴展、文化對外影響,這可能是早期東西文化交流出現和發展的內因;而每個階段的文化交流都為東西文明帶來新鮮血液,促進早期東西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塑造早期東西文明的氣質和內涵。

  就交流方式來說,早期的東西文化交流主要以人群生活空間的漸次擴展和遷徙流動為主,更多體現在技術和思想上的交流,而非物品的直接交流。直到戰國晚期,才有中國腹地物品遠距離傳播至南西伯利亞等地的遠距離貿易。

  就交流方向來說,有時候“西風”盛,西方對東方的影響更大一些,是“西風壓倒東風”;有時候“東風”強,東方對西方的影響更大一些,是“東風壓倒西風”。但多數時間和總體上兩者是相互交流的關系。

  文明演進和文化交流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辯證關系。遠距離、間接的早期文化交流,雖未從根本上動搖早期東西文明各自的深厚文化基礎,但卻對早期東西文明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為之后絲綢之路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中新社記者:作為東方文化圈和東方文明的核心,中華文明在早期東西方文化交流過程中作出哪些貢獻?自身發展有何特色?

  韓建業:早期東方文化圈的地理范圍,中心在黃河、長江流域,主體是涵蓋中國大部地區的“早期中國文化圈”,東南部包括東南亞及太平洋諸島嶼,東部涉及朝鮮半島和日本島,北向波及亞歐草原,西向觸及中亞。

  世界上最早的陶器發現于華南地區(包括長江流域南緣),至今已有兩萬年歷史。約公元前9000年以后,面貌各異的陶器開始在中國中東部擴展,浙江上山文化陶器是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并隨時間推移不斷向四周拓展。

  中國還是稻作和粟作農業的發源地,水稻在長江流域南緣的栽培歷史有1.5萬年以上,黍在華北地區的栽培歷史也在1萬年以上。此外,中國至少在9000年前已飼養家豬。

距今約9000年的家豬右下頜,是中國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家豬。中新社發 孫自法 攝

  總體來說,東方文化圈諸要素之間的密切聯系,其根本在于定居和農業。大約公元前4000年之后,黃河、長江、遼河流域大部已確立農業主體,形成南稻北粟二元農業體系,以及世界上最大的農業文化區。陶器復雜多樣,彩陶盛行,漆器和絲織品開始常見,日常生活豐富,出現中心聚落,社會分化,形成早期中國文化圈,并向周邊拓展影響。

  早期中國超大規模的定居社會和農業經濟,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東亞地區人們穩定內斂、敬天法祖的觀念。約公元前3000年,人群間沖突空前激烈,社會急劇復雜化,早期中國文明正式誕生。

  中華文明的源頭在中國這片熱土,但來自西方的文化因素也為中華文明的形成和早期發展增添了新鮮血液。中華文明有著數千年來積淀形成的文化基因和豐厚的歷史記憶,這些有別于世界上其他文明,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根源所在。(完)

  受訪者簡介:

  韓建業,1987年考入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現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二級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研究興趣在中國新石器商周考古學、中國上古史、環境考古與人地關系、中西文化交流和文明比較等領域,已出版《早期中國——中國文化圈的形成和發展》《中華文明的起源》等學術專著約20部,發表《早期東西文化交流的三個階段》《全新世亞歐大陸的三大文化圈》等研究論文約200篇,3次獲得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目前正在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歐亞視野下的早期中國文明化進程研究》和甘肅慶陽南佐遺址的發掘工作。

  • 相關閱讀
  • 檢察機關依法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最高檢微信公眾號消息,檢察機關通過辦案發現,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迅速發展,網絡招聘、網絡交友等社交軟件成了境外敵對勢力滲透的溫床,其利用網絡發布高薪兼職信息,宣稱“兼職技術含...

    時間:04-16
  • 二氧化碳高精度探測有多難?揭秘“寶藏司機”大氣環境監測衛星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馬帥莎 陳葆娟)4月16日,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衛星除搭載高精度偏振掃描儀、多角度偏振成像儀、紫外高光譜大氣成分探測儀及寬幅成像光譜儀等被動探測載荷之外,...

    時間:04-16
  • 世界首顆激光二氧化碳探測衛星!中國成功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

      中新社北京4月16日電 (馬帥莎 劉慶豐)北京時間4月16日2時16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采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該星將推動中國生態環境、氣象、農業農村等領域遙感應用,對提高衛星資源綜合...

    時間:04-16
  • 哈爾濱市部分區域風險等級調整為中風險

      中新網哈爾濱4月16日電 (記者 劉錫菊)16日,哈爾濱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發布關于調整南崗區雙城區部分區域風險等級的通告。  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有關規定,經專家綜合研判,哈爾濱市指揮部決定,自...

    時間:04-16
  • 太空“干活”有妙招 世界首顆激光二氧化碳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中新網上海4月16日電 題:太空“干活”有妙招 世界首顆激光二氧化碳探測衛星成功發射  作者 鄭瑩瑩 馬帥莎  世界首顆激光二氧化碳探測衛星——大氣環境監測衛星16日成功發射,它的“座駕”是長征四號丙遙...

    時間:04-16
  • 繪學習丨習近平與中國航天的故事

      4月12日,坐落于椰島海南的文昌航天發射場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  聽取匯報、察看發射塔架等設施設備、到航天器總裝測試廠房等詳細了解有關任務準備情況……總書記肯定了文昌航天發射場成立以...

    時間:04-16
  • 北京昨日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3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

      中新網4月16日電 4月15日0時至24時,北京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新增1例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和3例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無新增疑似病例。治愈出院7例。  確診病例:中國籍,4月14日從中國...

    時間:04-16
  • 上海15日新增本土感染者“3590+19923”

      中新網4月16日電 據健康上海12320微信公眾號消息,2022年4月15日0—24時,上海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590例和無癥狀感染者19923例,其中922例確診病例為此前無癥狀感染者轉歸,2311例確診病例和19428例無癥...

    時間:04-16
  • 云南昨日新增56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4月15日0—24時,云南全省新增確診病例1例,系從境外(老撾)輸入。  現有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4例。累計確診病例1472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458例,無死亡病例。  截至2022年4月15日24時,云南全省現有確診病例34...

    時間:04-16
  • 海南昨日新增2例本土確診病例和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

      據海南省衛健委消息:4月15日0—24時,海南省新增2例本土確診病例(含1例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為三亞市報告;新增1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為三亞市報告。除無癥狀感染者轉確診病例1例外,在集中隔離場所篩查發...

    時間:04-16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性爱视频号|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豆腐| 国产吃奶A片一区二区| 韩国芸能界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性爱美女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一级三级| 国产高清大片在线免费网站观看 | 电影天堂三级片| 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少妇30P爽| 亚欧A片无码精品色偷偷| 搜免费看的黄笆录像片旅游|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猛少妇爆力猛交另类HD|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 | 亚洲tv在线观看| 爽 好大 奶出来了动漫| 欧美精品4p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看女人脱光的网站| 精品九九九九九伦理电影|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 800AV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影视| 三级麻豆一区二区欧美电影| 欧美欧亚国产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日韩美女洗澡A片小说| 欧美激情在线大片|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人妻| 国产精品 - 色哟哟| 真人A级毛片免费看| 无码人妻AⅤ一区浪潮中文| 欧美日韩一区精品一区精品| 精品久久无码中文| 波多野结衣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日本亚洲欧美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 | 国产传媒福利一区| 夜夜香淫色AV|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