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博鰲)鄭永年談“動態清零”:美西方看中國防控要“回到科學、回到理性”
中新社博鰲4月20日電 (謝雁冰)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20日在海南省博鰲鎮拉開帷幕。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在論壇線上媒體見面會回答中新社記者提問時表示,“動態清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人民的生命,美西方看中國疫情防控,要回到科學、回到理性,而不是從意識形態出發來進行批評。
資料圖:市民正在進行核酸檢測采樣。 殷立勤 攝近期,美西方媒體對于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持反對態度。對此,鄭永年表示,“動態清零”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保護人民的生命。西方疫情早期,有大量死亡病例,這是因為他們無能為力,國家、政府難以提供有效的保護,“我并不認為每個人都是‘自由’地選擇死亡”。
針對“動態清零”政策損害世界經濟等論調,鄭永年說,中國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遠遠超過他國。中國已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許多歐美國家供應鏈和中國分不開,他們對中國有非常高的依賴度。
鄭永年進一步指出,中國目前是“動態清零”,不是“清零”。從早期的“清零”政策,到現在的“動態清零”政策,都是根據疫情本身性質變化調整的。
他表示,美西方看中國疫情防控,要回到科學、回到理性,而不是從意識形態出發來進行批評。當然,我們自己也在與時俱進地摸索有效的疫情防控方式。
鄭永年強調,我們反對西方用意識形態來理解中華文化,反對大家互相叫罵、價值觀互相對壘。我們還是可以回到求同存異的基礎之上,基于共同利益,利用中華文明開放性、包容性的特點,去吸收、消化、吸納好的文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