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26日電 (謝雁冰)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6日起開啟為期10天的外訪,到訪所羅門群島等南太平洋島國和東帝汶。此訪行程安排密集,幾乎涵蓋所有與中國建交的太平洋島國,備受外界矚目。
據知,5月26日至6月4日,王毅將應邀對所羅門群島、基里巴斯、薩摩亞、斐濟、湯加、瓦努阿圖、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帝汶等八國進行正式訪問,對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進行“云訪問”,同庫克群島總理兼外長、紐??偫砑嫱忾L舉行視頻會晤,并在斐濟主持召開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
此間專家注意到,不管是線下到訪還是“云訪問”、視頻會晤,迄今已與中國建交的南太平洋島國都出現在本次外訪“名單”中,可以說,此訪是對建交的南太平洋島國外交的一次“全覆蓋”。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的國際問題專家表示,此訪說明中國推行全方位外交的特征愈發凸顯,對南太島國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
正如王毅所言,中國對太平洋島國一直有著一份特別的關注和支持。而這份關注與支持,根植于過往,更立足當下、著眼未來。
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友好交往源遠流長。自20世紀70年代陸續建立外交關系以來,中國一直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積極發展同太平洋島國的友好合作關系,樹立了南南合作的典范。尤其是2014年和2018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兩次訪問南太并同建交島國領導人舉行會晤,將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啟了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關系發展的歷史新篇章。
外交學院亞洲研究所所長郭延軍指出,基于這樣的良好基礎,中國和太平洋島國關系將不斷深化,本次出訪將進一步增強中國與太平洋島國的政治互信,全方位推動各領域合作邁上新臺階,為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注入新動力。
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動蕩、風險挑戰不斷加劇,在受訪專家看來,如何幫助南太島國提升自主發展能力以更好地應對,是此訪看點之二。
眼下全球疫情仍在蔓延,地區安全熱點此起彼伏,各國經濟復蘇脆弱乏力。而太平洋島國大多規模較小、經濟結構單一脆弱、抵抗風險能力有限,受到各種挑戰的“夾擊”。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指出,本次出訪將致力于幫助南太島國解決最棘手的難題,拓展務實合作,這和南太島國當前需要是完全一致的,符合各國共同期待。疫后復蘇、防災減災、氣候變化、增加發展空間等將是此行的重要話題。
去年10月,首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以視頻方式舉行,中國和太平洋島國合作走向機制化,建立了一系列合作機制,包括應急物資儲備、減貧與發展合作中心、漁業合作發展論壇、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等,這些均聚焦太平洋島國最關切的議題和最緊迫的發展需要。
而今年的第二次外長會將在線下舉行,并且首次在島國斐濟舉行。受訪專家表示,這將為地區合作打造更多新亮點,各方或將評估機制運行成果,探討如何進一步推動舉措落地。
從具體行程安排來看,所羅門群島是本次出訪的第一站。中所近期正式簽署雙邊安全合作框架協議,備受外界關注。毋庸置疑,中所合作也是此行一大看點。
中所雖自2019年建交以來只有三年時間,但兩國各領域務實合作不斷深化。所羅門群島也將中國外長此訪看作“里程碑”式的訪問,其政府發聲明透露,這次訪問的重點是簽署一系列關鍵的雙邊協議。
而近來,美澳等西方國家卻不停就中所安全合作指責抹黑,渲染所謂的“中國軍事威脅”,甚至威脅要對所羅門群島發起“軍事干預”行動。
對此,郭延軍認為,這種詆毀完全站不住腳,中所安全合作完全合理合法,符合雙方利益,也助于地區和平穩定。他指出,此次出訪也可以表明,中國與他國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發展友好關系,不受任何國家的威脅影響。
此外,中國外長此訪正值美國總統拜登企圖借近日的“亞洲行”構建“小圈子”,以“印太經濟框架”打造“對華陣線”之際。
郭延軍分析稱,相比于封閉排他的“印太經濟框架”,中國和太平洋島國的合作,完全是開放的、相互尊重的、不針對第三方的。二者在理念上、政策上、倡議上都有本質不同。
阮宗澤表示,南太島國一直反對二元對立的冷戰思維,不希望被卷入大國地緣政治。美西方國家卻持續以“太平洋家庭”之名,行“門羅主義”之實。
“不管國際風云如何變化,中方將堅持通過開展互利合作尋求與太平洋島國共同發展,為其帶去實實在在的好處?!比钭跐烧f,此訪也將傳遞出中國維護亞太和平穩定發展的積極信號、以及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呼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