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
法新社記者:美國政府昨天表示要與太平洋島國加強關系。此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批評中國日前向太平洋島國提出的協議不透明。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美方有關“中國與太平洋島國合作協議不透明”的言論完全與事實不符,再次暴露了美方以己度人、強加于人的霸道作派。
中方已經發布了關于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席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和訪問太平洋島國的有關消息。此次外長會達成了很多重要共識,取得了積極進展。這是中國和太平洋島國之間相互尊重、共同發展、互利共贏合作的集中體現。此訪也將推動中國和太平洋島國的交流合作邁上新臺階。
此次外長會后,中方發表了《中國關于同太平洋島國相互尊重、共同發展的立場文件》,有關英文稿也已經上線。大家可以仔細查閱,立場文件一共包括15點,其中具體的合作項目就有24項。中方將繼續同有關各方保持密切溝通,充分發揮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機制作用,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
中國同建交島國商定共同舉辦這次外長會,旨在凝聚各方攜手推動和平與發展、應對各類風險和挑戰的共識,深化中國同島國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務實合作。中方的有關合作倡議得到島國方面的積極響應和普遍支持。這恰恰是中國和島國共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共同維護尊重國家主權和不干涉內政原則。
我還想強調的是,南太島國不是哪個國家的“后院”,更不是地緣博弈的競技場,而應該成為國際合作的大舞臺。中方同南太島國發展關系、開展合作,始終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以誠相待、以心相交,秉持正確義利觀和真實親誠理念。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堅持開放包容,從不強迫島國選邊站隊,從不強買強賣,從不謀求私利和所謂“勢力范圍”。中國始終是謀和平、促發展、求合作的建設性力量。
《澳門月刊》記者:5月30日,菲律賓外交部在一份聲明中譴責中國單方面宣布南海捕魚禁令侵犯其管轄權。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趙立堅:中國在南海實施伏季休漁制度,是保護中方管轄海域海洋生物資源的正常措施,也是履行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義務的具體體現。中方不能接受菲律賓外交部的無端指責。我們希望菲方客觀正確看待,并切實履行南海沿岸國義務,共同促進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
鳳凰衛視記者:我們看到,昨天美國總統拜登會見新西蘭總理阿德恩。美新發表的聯合聲明涉及多方面內容:雙方對太平洋地區戰略競爭日益激烈感到擔憂,關切地注意到中所安全合作框架協議,認為讓一個價值觀和安全利益不同的國家在太平洋地區建立持久的軍事存在,將從根本上改變地區的戰略平衡,為兩國帶來國家安全問題。雙方重申,支持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南海及其他海域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反對在南海的非法權益主張和活動。聲明還就臺灣、涉疆、涉港問題指責中國。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中方注意到有關聯合聲明。聲明有關內容歪曲抹黑中國同太平洋島國正常合作,蓄意炒作南海問題,并對臺灣、新疆、香港等中國內部事務說三道四,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對此堅決反對。
在此,我想花點時間作一些具體回應。中方已經多次闡明中所安全合作的立場,強調有關合作有利于促進所及南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與地區安排并行不悖。中所開展安全合作不針對第三方,也無意建立軍事基地。美新聯合聲明炒作有關問題是別有用心,制造虛假信息對中方攻擊抹黑。美國的軍事基地遍布全球,卻對其他國家開展正常安全合作表達所謂“擔憂”。這種行徑十分虛偽,反映出根深蒂固的霸權主義思維。美國在本地區拼湊軍事集團,刺激軍備競賽,并給南太地區帶來核擴散風險,這才是真正的安全威脅。
我要強調的是,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近日訪問南太島國,并與斐濟總理兼外長共同主持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王毅國務委員就發展中國與島國關系提出“四個堅持”,即強調堅持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合作共贏,開放包容,得到島國廣泛歡迎與認同。這次訪問達到了加強溝通、增進互信、凝聚共識、深化友誼、擴大合作的預期目的,取得了積極成果。島國領導人積極評價中國支持為島國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抗擊疫情發揮的積極作用,對中國太平洋島國合作前景充滿期待。中國和島國將繼續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堅定維護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不斷鞏固拓展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追求共同發展繁榮,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
我還要強調,臺灣、新疆、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國家或外部勢力干涉。南海的航行自由過去、現在沒有任何問題,將來也不應有問題。中方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堅定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我們一貫主張國家間發展雙邊關系應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穩定,不應針對第三方或損害第三方利益。同時,我們堅決反對以意識形態劃線,在事關第三國主權和安全的問題上采取錯誤言行,干涉他國內政。
中方敦促美方摒棄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停止對中方進行污蔑抹黑。我們希望新方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多做有利于增進地區國家安全互信,有利于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事。
塔斯社記者:發言人在昨天的發布會上回應了美國參議員達克沃斯訪問臺灣的問題。請問此訪是否會威脅中國的安全?如果美國官員繼續向“臺獨”分子發出錯誤信號,并且越過紅線,是否會引發在臺灣海峽的軍事沖突?
趙立堅:昨天,我已經就美國會有關參議員竄訪臺灣闡明了中方的嚴正立場。我想強調的是,當前臺海局勢緊張根源是臺灣當局“倚美謀獨”和美方一些人搞“以臺制華”。近來,美方頻頻在臺灣問題上搞動作,說一套做一套,明里暗里慫恿支持“臺獨”勢力。這將把臺灣推向危險境地,美國自身也將面臨嚴重后果。
《中國日報》記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近期發表的對華政策演講中表示,拜登政府的對華戰略可用“投資、聯盟、競爭”來概括。請問中方對這一新的表述有何進一步評論?
趙立堅:中方一貫認為,建設互聯互通、多元包容、安全共享的世界,是中美兩國必須承擔的責任義務。能否處理好彼此關系,是中美雙方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王毅國務委員和外交部發言人已多次就布林肯國務卿有關演講作出了回應。針對美方提出的所謂“三點論”,我想再強調以下幾點:
第一,我們樂見美方通過正當的投資實現本國發展,但是美方不能用中國作為“假想敵”重燃國家目標感。美國如何提高本國的創新力和競爭力,是美方自己的事,但不能動輒拿中國說事兒,更不能借此打壓遏制中國、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如果出現這樣的事情,中方當然堅決反對。以美方審議的“兩黨創新法案”為例,該法案打著增強美國競爭力的旗號,實則通篇以中國為“假想敵”,案文中提到“中國”多達800余次,充斥大量損害中方利益的內容條款。對此中方當然堅決反對。
第二,我們不干涉美方與盟友的正常協調合作,但這種關系不能針對和損害第三方利益,不能違反國際關系基本準則。美方拉幫結派組建“反華聯盟”,不管是“印太戰略”,還是“四邊機制”、美英澳三邊安全伙伴關系,都是封閉、排他的“小圈子”,都是冷戰思維的產物與零和博弈的工具。這既是開歷史倒車,也將加劇地區內緊張局勢,破壞地區團結與合作。這也同本地區國家致力于通過對話合作共謀發展、推動區域一體化的普遍愿望背道而馳。美方此舉不得人心,也注定沒有出路。
第三,我們不否認中美在經貿領域存在一些競爭,但是不能以“競爭”來定義中美關系,不能搞你輸我贏的惡性競爭,更不能打著競爭的幌子搞大國對抗。美方嘴里說的是“競爭”,實際做的是泛化國家安全概念,大搞非法單邊制裁、長臂管轄、脫鉤斷鏈。這嚴重損害中國企業正當權益,無理剝奪別國發展權利。這不是“負責任的競爭”,而是毫無底線的打壓遏制。美方如果一味以大國競爭定義中美關系,以你輸我贏作為政策目標,就只會將中美推向對抗沖突,將世界推向分裂動蕩。
美方最近的對華政策演講實質上是“新瓶裝舊酒”。所謂的“三點論”是換湯不換藥,是此前美方所謂“競爭、對抗與合作”“三分法”的翻版。該演講本質上是運用美國國內外全部資源對華進行全方位圍堵和無底線遏制打壓。當前,中美關系正處在重要的十字路口。美方應作出正確抉擇,不要再玩文字游戲。美方應把精力真正放在踐行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上,把拜登總統“四不一無意”的表態落到實處。美方應與中方相向而行,找到中美兩個大國在新時代的正確相處之道,更好造福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
《北京青年報》記者:根據美國公共政策智庫“監獄政策倡議”近日發布的報告,美國102所聯邦監獄、1566所州監獄、2850個地方看守所、1510個少年管教所、186個移民拘留所和82個原住民看守所,以及軍事監獄等各類機構共關押了約200萬名囚犯。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注意到相關報道。美國人口數量不足世界總人口的5%,而監獄人口數量卻達200萬,占全球在押囚犯的四分之一。美國是全世界監禁率最高和被監禁人數最多的國家。用美國歷史學家羅賓·凱利的話講,美國是名副其實的“監獄國家”。我還注意到,截至2019年底,美國有超過10萬人被拘禁在私營監獄。美國公共監獄大量私有化、私有監獄大肆斂財。這也是世所罕見,成為美式人權的又一頑疾劣跡。
美國私營監獄是權力和資本勾結的產物。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政府打著“緩解收容壓力、降低監禁成本”的旗號,將私營監獄納入國家懲教體系,把本該由政府承擔的責任交給利益集團。在暴利的推動下,私營監獄迅速擴張,1990年至2010年20年間數量增加16倍。美國超過30個州與私營監獄公司有合作關系。美國私營監獄等利益集團長期利用政治捐款、政治游說和權錢交易等三大“法寶”,影響美國政治議程、刑事政策,通過增加監禁人數、延長監禁人員刑期攫取了巨額利益。
美國私營監獄是肆意踐踏人權的強迫勞動反面教材。據統計,美國私營監獄暴力事件比國家監獄多65%。私營監獄囚犯隨時面臨暴力、性侵、限制就醫甚至非正常死亡的風險,長期從事高強度、低報酬的強迫勞動。
美國私營監獄造成的人權惡果,究其根本是美國的制度出了問題。美國表面上把民主和人權的口號喊得震天響,實際上卻讓權力和資本凌駕于公平和正義之上。美方應該好好反省自己的錯,好好治治自己的病,不要總是幻想充當別國的“人權教師爺”。
法新社記者:近日太平洋島國有記者表示,在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訪問期間,當地媒體被禁止提問。中方隨行官員甚至阻止記者拍攝相關活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有關說法完全與事實不符,完全是對中方的污蔑抹黑。
中國一貫主張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中國外交始終遵循的準則。在處理在同包括太平洋島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關系時,我們始終奉行這一原則。關于王毅國務委員此訪活動現場邀請哪些媒體、多少人可以進入,我的理解是東道國根據慣例和場地大小等因素決定的。中方自始至終都充分尊重東道國的安排。我可以告訴你的是,訪問非常順利、成功,各國媒體對此訪作了廣泛、充分的報道。這是對有關謊言最有力的回擊。
我倒是聽說,個別記者在現場企圖強行沖撞到領導人身后進行拍攝。大家都應該知道,媒體記者在外交場合采訪報道應該尊重主辦方安排。這是國際慣例。個別記者的行為干擾了現場秩序,也不符合新聞媒體的職業操守。你可以想一想,我在這里開新聞發布會的時候,如果有在座的記者強行要站在我身后拍攝,你能允許這樣的行為嗎?
深圳衛視記者:據美國媒體報道,得克薩斯州校園槍擊慘案發生后,美國芝加哥市至少又有6人因槍擊死亡、32人受傷,其中包括未成年受害者。此外,俄克拉何馬州音樂節、95號高速公路等地也發生槍擊案,造成人員傷亡。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們對近期美國多地發生槍擊案表示震驚,對無辜的遇難者,特別是未成年受害者表示深切同情。根據美國密歇根大學此前的研究,涉槍傷害已經成為美國兒童和青少年的最主要死因,75%的美國青少年認為槍擊事件已經成為他們最主要的壓力來源。
槍支泛濫成為美國社會的痼疾,也是美國社會最大的人權創傷之一。一聲聲槍響不僅擊碎了所謂美國夢,同時也是美國政治撕裂、社會治理失效的直接體現。德克薩斯州小學槍擊案奪去19個孩子生命后,美國最大的擁槍團體——全國步槍協會年會照樣如期舉行。在會上,有人居然呼吁“把教師武裝起來”,允許教師持槍上課,公然鼓吹以槍制槍,以暴制暴。這簡直是十分可笑。在步槍協會等強大利益集團的威逼利誘下,一些美國政客漠視民眾安全,玩弄政治游戲,動輒相互掣肘,否決一個個控槍法案,代價就是一個個寶貴而脆弱的生命不斷逝去。
美國政府自詡“人權高地”,卻連本國公民的基本生存權都難以保障,還有什么資格和顏面去充當其他國家的“人權教師爺”?美國政府應該做的是正視自身社會痼疾,少一點口號和作秀,多一點自我反思和行動。美國政府應該讓美國民眾切實享有免于恐懼的權利和自由,切實保護他們起碼的生命安全。
彭博社記者:據美聯社報道,中國已禁止俄羅斯航空公司執飛的“雙重注冊”俄客機進入中國領空。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趙立堅:我沒有聽說過你提到的消息。
巴通社記者:近期,巴基斯坦總理謝里夫在與中國龍頭企業和投資者的會談中表示,巴基斯坦渴望效仿中國在貿易和農業領域的改革。他還感謝習近平主席對中巴經濟走廊項目的支持。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
趙立堅:中方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多次就中巴關系和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作出積極表態,親自關心推動中國企業在巴基斯坦投資建設的有關項目,親自推動解決具體的問題,取得了良好成效。中方對此表示高度贊賞。
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重要先行先試項目,自啟動以來有力促進巴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產生積極經濟社會效應。中方愿同巴方一道,落實好兩國領導人共識,深入對接發展戰略,加強治國理政經驗交流,高質量共建中巴經濟走廊,深化產業、農業、科技、社會民生等領域的務實合作,不斷釋放中巴經濟走廊促增長、惠民生積極效應。我們也將繼續支持中國企業赴巴投資興業,實現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
法新社記者:美國政府昨日表示,如果朝鮮進行核武器試驗,美方就會進一步增強對朝制裁。在此情況下,中方是否會支持美方在聯合國安理會的行動?
趙立堅:維護朝鮮半島和平穩定,推動半島問題政治解決進程,符合國際社會共同利益,需要有關各方堅持政治解決大方向,通過有意義的對話均衡解決各自關切。在當前形勢下,一味追加制裁無助于解決問題,對話談判才是唯一可行途徑。中方愿同有關各方一道,為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實現半島無核化發揮建設性作用。
法新社記者:拜登總統以及美方其他官員說,美方很愿意與朝鮮進行無條件對話,但是迄今都沒有得到回復。那么,中方是否會敦促朝鮮直接和美方對話?
趙立堅:我們注意到了美方在對朝關系問題上的表態。我們希望美方不要只是嘴上說說,而是采取一些具體行動,比方說在適當時候取消在某些領域對朝鮮的制裁。美方應采取具體可見的措施,這樣才能推動雙方相向而行,而不只是耍嘴皮子、嘴上說說而已。
路透社記者:發言人已連續數日就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表的對華政策演講闡明立場。布林肯在演講中稱,“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在美國享受的市場準入比美國企業在中國獲得的大得多。比如,美國人可以自由閱讀《中國日報》或使用微信交流”。中方對此如何評論?
趙立堅:我們已經多次批駁布林肯國務卿對華政策演講的有關內容。你提到的美方有關言論是對中國的抹黑,也完全不符合事實。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積極吸引包括美國在內的外國投資,并向外國投資者提供了公平、非歧視的投資環境。甚至我們還一度向相關投資者提供了更加優惠的條件。關于你所提到的有關企業,這些企業沒有進入中國,你應該去問問它們,到底是什么原因。要想在中國經營,首先要尊重、遵守中國的法律。在它們做到之前,你可以想見,它們為什么難以進入中國市場。
你也提到,美國人可以讀到《中國日報》。是,他們能讀到《中國日報》,但是當他們打開《中國日報》的鏈接時,有關的媒體會提醒你,“這是跟中國政府有關系的媒體”。你是從路透社來的,你知道BBC(英國廣播公司)是不是也跟政府有關系?美國的NPR(美國國家公共電臺)是不是也跟政府有關系?美國之音是不是也跟政府有關系呢?它們為什么不被標注呢?這就是美國所謂的“新聞自由”罷了。
韓國聯合有線電視臺記者:關于朝鮮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政府明確表示將為朝鮮抗擊疫情提供支持。發言人可否介紹中方目前已向朝鮮提供了什么支持?
趙立堅:我不掌握你提到的具體情況。我們已經多次就中國和朝鮮之間的抗疫合作介紹中方有關立場。
路透社記者: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已三月有余。中方近來為促進和平作了哪些新的努力?比如,中國領導人近期是否已與烏克蘭領導人通話?
趙立堅:關于你提到的烏克蘭局勢,中方一直利用各種機會和渠道呼吁停火止戰、對話和談,呼吁美西方國家停止拱火澆油、停止施加單邊制裁。關于你提到的中烏之間的具體聯系,我沒有可以向你提供的消息。
路透社記者:你剛剛說中方“呼吁停火”。那么中方有沒有要求俄羅斯總統普京停火、停止戰斗?
趙立堅:這是中方的一貫立場。我覺得你沒必要把中方的立場同普京總統聯系起來。中方一直希望歐洲能夠止于戰火。我們不希望看到生靈涂炭。對于俄烏沖突帶來的平民傷亡、難民流離失所,我們感到十分痛心。我們希望有關各方通過對話談判解決沖突,而不是訴諸軍事手段。
***********************
最后我想借這個機會說幾句。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少年兒童是我們的希望和未來。我想借這個機會祝他們節日快樂,祝他們茁壯成長、逐夢星海。我也想借此機會,祝愿“老頑童”們心懷童真、一如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