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6月12日電 (記者 龍敏)福建省氣象臺于6月11日17時發布暴雨警報稱,當天夜間到12日白天,南平西部、三明西部、龍巖北部,漳州西部的部分有大雨到暴雨,24小時雨量為50-80毫米,局部達到120毫米。
福建省中部地區出現暴雨,局部大暴雨。統計10日6時~11日6時累計雨量,福建共有22個縣的93個鄉鎮超過50毫米,其中8個縣的17個鄉鎮超過100毫米,以長汀汀州鎮196.3毫米為最大。最大小時雨量為長汀汀州鎮61.4毫米。
受強降雨影響,6月10日6時~11日6時敖江支流西洋溪、霍口溪發生超警0.34~0.86米的小洪水,目前西洋溪已退至警戒以下,霍口溪仍在警戒以上,處于緩慢退水中。汀江上游觀音橋站預計11日7~8時洪峰水位將超警0.2~0.7米。其余各主要江河水位均在警戒水位以下。
福建省自然資源廳、福建省氣象局于11日10時38分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稱,福州市的閩侯縣、連江縣、羅源縣、閩清縣、福清市,廈門市的集美區、同安區,寧德市的蕉城區、霞浦縣、古田縣、屏南縣、周寧縣、福安市、福鼎市等地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為黃色,地質災害發生可能性較大,應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和對高陡邊坡、易發泥石流的溝口等易發區的巡查和防范。
福建省防汛辦通報,已轉移人員30919人次。
今年5月23日以來,福建省遭遇2輪持續性強降雨,多地突發暴雨、局部大暴雨,遭遇山洪、地質災害。特別是5月26日晚上至27日凌晨,福建省龍巖市武平縣突降超“歷史極值”的強降雨,導致當地多個鄉鎮出現道路積水、滑坡、塌方等現象。其中,武平縣十方鎮過程雨量達到近200毫米,造成十方鎮中和行政村的三個自然村交通、供電中斷,部分區域通信中斷。
由于持續降雨山體飽和,還導致上杭縣古田鎮、長汀、華安縣豐山鎮等多地,出現道路塌方、供電設備受損、農作物被淹,房屋倒塌等災情。
據當地媒體報道,截至6月9日16時,災害導致福建省龍巖、南平、三明等多地受災,部分地區電力、通訊、交通中斷。
在福建三明,多條道路因山體滑坡被阻斷。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披露,受強降雨影響,6月11日3時30分,S308線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路段發生山體滑坡,約2000立方米,造成交通阻斷;已投入搶險人員15人、裝載機1臺、挖掘機1臺、養護車輛2臺、運輸車輛1臺、應急車輛2臺,11日12時該路段恢復半幅通車。同一天,清流縣公路分中心管養路線出現大大小小溜方十幾處,溜方量合計約3000余立方。
在強降雨來襲的同時,2022年福建省尾礦庫潰壩應急演練6月10日在寧化行洛坑鎢礦有限公司王桶坑尾礦庫舉行。演練模擬行洛坑鎢礦王桶坑尾礦庫因持續降雨導致山體滑坡堵塞排洪系統并沖毀部分子壩,隨著降雨不斷加大,尾礦庫水位持續上升,尾礦庫面臨漫壩風險。政企部門應急響應、協調聯動,開展搶險救援。演練包括子壩修復、沼澤化處理、排洪疏通、人員疏散、治污防控、輿情發布等多項綜合科目。
今年5月31日3時許,因受連續暴雨影響,位于三明市大田縣前坪鄉境內的萬源礦業發展有限公司,2007年前已廢棄的排水涵管斷裂發生塌陷,造成部分尾礦砂沿涵管溢出庫外。據《海峽都市報》報道,經認定廢渣泄漏約有525立方米,污染流域有10多公里,涉及9個行政村,部分村莊10余畝良田也受污染。大田縣官方披露,經過應急處置,至5月31日8時許,塌陷區泄漏口成功封堵,尾礦砂不再溢出;當日23時許,塌陷區已基本填實到位,未發生人員傷亡。
福建省應急管理廳二級巡視員吳文盛指出,要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抓好非煤礦山汛期安全、打非治違行動等重點工作落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