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16日電 題:泉城添花:一朵玫瑰成為市花的故事
作者 黃鈺欽 謝雁冰 梁曉輝
如果用一朵花來形容濟南,荷花或許率先躍入腦海?!八拿婧苫ㄈ媪怀巧缴氤呛?,大明湖畔、千佛山下、趵突泉旁,荷花占盡泉城之美。
代表小組調研玫瑰產業 受訪者供圖正因如此,荷花一直以來都是濟南市花,唯一的市花。不過,在去年,另一朵花卻搶了荷花風頭。
2021年4月20日,濟南市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將玫瑰增選為市花。荷花、玫瑰花開并蒂,拼出濟南“荷諧玫好”。
從獨放一支“夏雨荷”,到再加一朵玫瑰花,泉城添花的故事還要從一份市人大代表的建議說起。
相比荷花在濟南的久負盛名,許多人鮮少了解,玫瑰與濟南的淵源同樣久遠。當地栽培玫瑰的歷史已經有1300余年。濟南市平陰縣別稱“玫城”,下轄玫瑰鎮更是中國目前唯一一個以玫瑰命名的鄉鎮。
在那里,玫瑰不單是園林觀賞花木,早已延伸到藥物、食品等多個領域,成為帶動當地經濟的“金花”。然而,近年來玫瑰產業在平陰甚至濟南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
代表小組調研玫瑰產業 受訪者供圖“10個濟南人里邊僅有1個人知道平陰玫瑰”,一份調研曾指出當地玫瑰產業的尷尬處境。與之相對的是,企業規模小、產品競爭力弱、知名度低,玫瑰品牌化勢在必行。
時任濟南市人大代表、平陰縣玫瑰鎮黨委書記的楊欣,對此深以為然。2016年起,他和幾位來自玫瑰企業的代表就開始籌劃增選玫瑰花作為市花的建議。
首先要調研,聽最真實的想法,摸最基層的情況。楊欣將玫瑰產業的各級人大代表聚到一起,走進企業車間、田間地頭,圍繞如何讓玫瑰產業更進一步發展,征求花農和各界的意見建議。
“要把平陰玫瑰產業做大做強,僅靠平陰自己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須對外造勢?!彼麄兟牭降穆曇簦c自身的想法不謀而合。
于是,在楊欣與多名當地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之下,一份《關于將玫瑰花增選為濟南市市花》的建議應運而生。那些年,每次濟南市兩會上,楊欣總會帶著花農們的心聲,就發展玫瑰特色產業提出意見建議,希望“玫瑰經濟”更見實效。
“玫瑰是人類美好祝愿的共有花語,如果能夠增選為濟南市的市花,既能在未來成為濟南對外交往的一張名片,也是提升本地玫瑰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契機?!睏钚涝诨貞浱岢鼋ㄗh的初衷時說。
不過,要在一個人口近千萬的大城市增設市花,獲得共識并非易事。長久以來,市花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標志,代表一座城市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文化底蘊、精神風貌。
濟南市人大代表、平陰縣玫瑰鎮黨委書記楊欣調研玫瑰規范化種植情況。右一為楊欣。受訪者供圖楊欣當時心里也不太有底:“荷花已經在濟南人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并不確定廣大市民會不會認可和支持增設玫瑰成為市花?!?/p>
但隨著平陰當地各級人大代表不斷與花農座談、通過各種方式與市民溝通、宣介增設市花建議的初衷,他們的顧慮越來越少。與之相對的是,玫瑰成為濟南市花的可能性越來越大。無論是從市民投票的反應,還是專家論證的結果,濟南的“玫瑰共識”正在形成。
最終,2021年4月20日,經濟南市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審議,決定增選玫瑰為濟南市市花。
“真的是非常興奮!非常高興!”楊欣回憶起那一刻仍難掩激動。他第一時間把消息分享給一起為之付出努力的各級人大代表,并立即開始張羅大家構思起下一步如何延伸做好“市花經濟”這篇文章?!翱茖W布局玫瑰文化康養區”“加快打造平陰玫瑰特色康養小鎮”,楊欣的許多建議都圍繞著玫瑰。
如今,隨著玫瑰成為濟南市市花,其在種植面積、品牌保護、文化價值挖掘等方面都迎來轉型升級的新契機。
尤其是對當地花農而言,玫瑰成為市花更是直接帶來收益上的改善——收購鮮花的價格比之前翻了近一番。“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成為發生在濟南市人大代表與花農間最真實的寫照。
如今回味,該怎么描述這樣一個故事呢?
人們或許會說,這只是一個玫瑰成為市花、還算“有趣”的故事。但楊欣卻認為,這是一個代表通過為大家生活“增益”,而為一座城市“添香”的中國故事。
如那句古詩:“尋芳陌上花如錦,折得東風第一枝”。(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