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安徽屯溪7月22日電 題:一江清水傾心守護——新安江屯溪段生態文明實踐
作者 成展鵬 謝姍姍
7月22日,盛夏時節,空山新雨后,泛舟新安江,清澈的江水倒映著蔥蘢的青山,白墻黛瓦相映成趣,仿佛是畫里青山、水中鄉村,徜徉其中,如緩緩舒展開的一幅流動的生態水墨畫。
2020年新安江屯溪段入選全國首批17個示范河湖建設名錄。一直以來,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始終堅持生態文明思想,積極探索新安江綠色發展創新模式,以“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理念,持續打造新安江屯溪段,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黃山市屯溪區風光圖。 屯溪區委宣傳部供圖打造健康的“水”生態
沿著屯溪南濱江路景觀帶眺望,一江清水碧波蕩漾,沿江岸綠景美。劉超靈是屯溪區陽湖鎮的一名鎮級河長,她所負責的是南濱江路景觀帶河段5.3公里流域范圍。“新安江是我的母親河,作為一級河長,我隔三差五就利用自己休息時間開展巡河工作,看看河岸兩邊有沒有雜草,有沒有垃圾,如果發現有些問題,我們會及時通過河長制的APP進行上傳,上傳之后我們也能得到區直和相關部門的反饋,把問題及時整改。”正在巡河的她介紹說。
打造健康的“水”生態,著眼保護一體化,屯溪區建立多維立體的水生態保護體系,突出河湖涵養、森林涵養、濕地涵養,全面實施河(湖)長制、林長制。2021年全區各級河長累計巡河7000余次,辦結問題50余個,落實“河長+檢察長”制度,收集辦案線索9起、立案4起、檢察建議4份、民事公益訴訟起訴4件,督促繳納生態修復補償金8000余元,督促清理渣土700立方米。
打造健康的“水”生態,著眼治理一體化,屯溪區建立到底到邊的水生態治理體系。集中力量攻堅農業面源污染、推進農藥零增長計劃,農藥使用量同比下降1%左右、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1%以上,推廣商品有機肥數量5700噸,建立蔬菜重點基地農膜回收點兩處。改造32家規模養殖場,全區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95%以上。
黃山市屯溪區風光圖。 屯溪區委宣傳部供圖打造宜居的“水”環境
新安江屯溪段水環境質量持續保優,2021年,3個新安江干流國控斷面指標保持穩定,達到地表水II類水標準;市控各支流水質大幅提升,佩瑯河達到地表水II類水標準,占川河和朱村河達到地表水III類水標準。
“水清岸綠、宜居宜賞。”2021年,屯溪區實施佩瑯河、朱村河、占川河水環境治理項目,推進橫江徐村段、漸江新安江屯溪示范段中小河流治理。同時,全面開展污染排查治理,完善中心城區雨污分流,新安大道、南濱江路等5條道路共5.2km污水管網改造,完成29個小區陽臺共8.1km雨污水管網改造及21個老舊小區20km雨污管網改造。開展餐廚垃圾聯合執法,處置私自處理和偷運餐廚垃圾行為7起,簽訂收運協議952家,累計資源化處理和利用建筑垃圾12.80萬噸,無害化處理餐廚垃圾1.16萬噸。
打造開放“水”文化
“屯風聚水,溪山入畫。”屯溪的味道,藏在“水”里。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水文化孕育了徽州人的靈性,造就了徽州人的骨骼,成就了徽州人的品格。今年3月來,屯溪成為中國主場外交的大舞臺,八方來客在悠悠茶香中共論國際形勢,共謀和平發展。
如今,屯溪區聚焦“國際屯溪冰清昱潔”目標,全面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以高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標準,對標全國典范城市,推進城市品質內涵顏值“雙提升”,讓四方來客在“席地而坐”中感受城市之美,欣賞風景之美,享受生活之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