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嘉興8月26日電(胡豐盛 張雨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連續18年位居浙江省第1,城鄉居民收入比降至1.6:1,7個縣(市、區)全部列入“中國城鄉統籌百佳縣市”,所有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過120萬元。
26日,在嘉興召開的中共嘉興市委“‘浙’十年·嘉興”主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上述數據。
今年,浙江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明確了在高質量發展中奮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現代化先行的奮斗目標。作為中國“統籌城鄉發展的典范”,地處杭嘉湖平原中心位置的嘉興,十年來,嘉興如何躍升為“共同富裕的典范”?
“以統籌城鄉發展為重點,一張藍圖繪到底。”中共嘉興市委書記張兵說,探索具有嘉興特色的共同富裕路徑,關鍵在于持之以恒縮小城鄉發展差距、提升人民群眾生活水平。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王志杰 攝早在2004年,嘉興就出臺《嘉興市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著力推進城鄉空間布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勞動就業與社會保障、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六個一體化”;2008年,嘉興又出臺《嘉興市打造城鄉一體化先行地行動綱領》,全面推進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省級試點;2018年出臺推進城鄉一體化全面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地的意見……如今,經過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嘉興已然成為均衡富庶發展的先行地。
統籌城鄉發展、推動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前提是高質量發展。
張兵說,嘉興這十年,引進世界500強企業項目191個,總投資超億美元產業項目379個,實際利用外資220.5億美元,均居浙江省前列。2003年,在引進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開啟校地合作共建科創載體的先河之后,嘉興又引進中科院應用技術研究院、中電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實驗室、浙大海寧國際校區、北理工長三角研究院等創新載體,人才資源總量達126.9萬人,人口凈流入率連續多年居全國前列,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達到67.7%、41.4%,居浙江省前列。
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這十年,嘉禾大地發生了全面深刻的變化:經濟總量從2012年的2909億元增至2021年的6355億元;財政收入從2012年的472億元增至2021年的112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3.57萬元增長到去年的6.98萬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12年的1.86萬元增長到去年的4.36萬元。
張兵說,把財力的80%左右用于改善民生,嘉興率先實現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縣“滿堂紅”,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1641戶居民告別“拎馬桶”“筒子樓”生活,“城中村”全部清零,“斷頭河”全線貫通;加快保護和修復“嘉禾八景”等歷史文化遺址遺跡,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評估實現浙江省“九連冠”,全國文明城市實現“四連冠”。
“可以說,與全國、全省一樣,這十年是嘉興發展質量效益最好的十年,是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的十年。”張兵介紹,這十年,嘉興徹底消滅劣五類水體,水質達到1984年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老百姓形象地說,“七十年代淘米洗菜,八十年代洗衣灌溉,九十年代水質變壞,零零年代身心受害,到了新時代碧水常在”。
十載砥礪奮進,十年精彩蝶變。當下的嘉興,正努力率先形成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標志性成果、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加快建設共同富裕典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