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1日電 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道,臺灣連江縣(馬祖)文化處委托臺灣“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在北竿短坡山進行考古遺址道路邊坡緊急處置計劃,在短坡西南側挖掘出土大量陶器與石器,文化處將著手評估是否指定為縣定考古遺址,讓馬祖發展史的輪廓更為清晰。
臺灣“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在北竿短坡山進行考古遺址道路邊坡緊急處置計劃,現場出土大量陶石器。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去年11月臺灣“清華大學”邱鴻霖教授獲連江縣(馬祖)前縣長楊綏生提供消息,在北竿短坡山山頂發現細小破碎的疑似史前陶片,希望能前往進行調查與確認,邱教授前往調查,在短坡山山頂南面的道路崩塌邊坡發現大量的史前陶石器與生態遺留。經文化處長吳曉云會同“文資審議委員”、馬祖風景區管理處人員前往現勘,確認此地為蘊含豐富文物的重要史前考古遺址,決議對此崩塌邊坡中所裸露的考古文物進行搶救,防止后續風雨侵蝕坍塌對遺址的破壞。
今年7月起邱鴻霖教授帶領臺灣“清華大學”學生對考古遺址執行搶救工作,過程中發現大量史前陶片、石器與生態遺留,成果豐碩。
文化處表示,本次緊急搶救并非正式的考古試掘,9月12日已決議先將遺址列冊管理,后續研商規劃正式的考古發掘,并評估進一步指定為縣定考古遺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