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郭超凱)中國二級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臨萍21日晚在參加金磚國家大法官論壇時表示,截至2022年8月,中國網上司法拍賣成交額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為當事人節省傭金達638億余元。
在當晚舉行的金磚國家大法官論壇“深度運用司法大數據,促進司法公正和社會治理”專題研討中,楊臨萍介紹了中國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的相關經驗:一是構建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讓司法服務觸手可及;二是推進審判工作全流程智能化,讓公平正義更好更快實現;三是構建現代化執行工作體系,讓勝訴權益兌現駛入信息高速路;四是構建互聯網司法新模式,推進網絡空間法治化;五是深化司法大數據分析運用,助力司法管理和社會治理精準化。
談及構建一站式多元糾紛解決和訴訟服務體系,楊臨萍表示,中國法院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訴前,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建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截至目前,四級法院以及8.8萬個調解組織、35萬名調解員入駐平臺,為當事人在線解紛,讓大量矛盾糾紛預防在源頭,解決在訴前。在訴中,中國法院做到在線訴訟服務全天候;老百姓辦理訴訟事務可以全天候“掌上辦”,當事人參與訴訟從平均往返法院近6次減少到只需1至2次,甚至一次也不用跑。在線訴訟保障中國實現疫情期間“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
在構建現代化執行工作體系方面,中國法院建成聯合信用懲戒體系,通過網絡公開失信被執行人信息,與國家發改委等60家單位開展聯合懲戒,讓失信被執行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促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
楊臨萍表示,中國法院全面推行零傭金網上司法拍賣,成交率、溢價率成倍增長,有效破解財產變現難題。截至2022年8月,中國網上司法拍賣成交額超過2萬億元,為當事人節省傭金達638億余元,讓老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