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調研采訪中,記者見證了司法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感受到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新脈動,對“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有了更深刻的體會。
有企業介紹,如今,通過法院在線平臺就能實現案件快立、快審、快執,不僅能實現訴求,還能快速解決降低訴累。當前,各地司法機關抓實抓好公正與效率,嚴厲打擊破壞市場經濟秩序、侵犯知識產權等違法犯罪行為,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同時,以高效的司法服務回應經營主體的發展需求,讓經營主體放心創業、專心生產、安心經營。
記者采訪發現,司法有力度也有溫度,各地不斷推出創新措施,用法治力量激發市場活力。有的企業發展前景很好,但因一時困難陷入訴訟。對此,司法機關通過對財產采取“活封”措施保持運營價值、積極引導當事人采用執行和解等方式,幫助企業繼續經營周轉,助力企業紓困。優化訴訟服務、多元化解涉企糾紛、善意文明司法……以法律為準繩,司法機關聚焦企業現實狀況和需求,能動履職助力法治預期更加穩定、經營主體更有活力、市場環境更為優化。
采訪中,“抓前端、治未病”是司法干警提到的一個高頻詞。“辦理典型一案,促進解決一片”,對辦案發現的營商環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時向相關部門發出司法建議、檢察建議,以真心用心的司法服務,推動解決企業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問題,擦亮營商環境的“法治名片”。
一路采訪,一路觀察,一系列司法舉措給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法治正能量。充分發揮司法職能作用,以嚴格公正司法將“兩個毫不動搖”全面落實到每一起案件,更好滿足經營主體對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新期待新要求,法治必將更有力護航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
《 人民日報 》( 2023年05月25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