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5月30日電 題:第一次參加“太空家庭聚會” “神舟十六號”搬出哪些“交際秘訣”?
作者 鄭瑩瑩 馬帥莎 楊華星 姚建
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簡稱:“神舟十六號”)30日奔赴太空了,這是它第一次參加中國空間站“家庭聚會”。
初抵宇宙,它將搬出哪些“交際秘訣”?
在軌效果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供圖“暗影相隨”如何保電?
在“神舟十六號”徑向停靠期間,將有兩艘貨運飛船(“天舟五號”和“天舟六號”)同時在軌飛行,屆時,中國空間站組合體的質量將超過100噸。“三艙三船”的組合體構型使得“神舟十六號”被其他艙體持續遮擋,造成“神舟十六號”長時間處于太陽無法照射的環境,其發電能力、艙外設備熱控能力、通信保障能力迎來極大挑戰。
在軌效果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供圖早在中國空間站建造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簡稱:八院)的研制團隊就針對空間站組合體多達20余種構型以及來訪航天器的不同停靠狀態,提前策劃并實施了上百項環境試驗和專項測試,驗證了飛船在長期停靠全遮擋環境下的各項性能。
研制團隊表示,經過此前4艘載人飛船的在軌飛行驗證,團隊可以有效保障“神舟十六號”在“暗影相隨”下的在軌供電安全、通信鏈路暢通。
在軌效果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 供圖對接機構架起“太空廊橋”
對接機構是太空“交際”的利器。有了它,航天器之間才能相連,“太空聚會”也才算真正實現。通過鎖緊對接機構上的12把對接鎖,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可以實現與中國空間站的密封及剛性連接,從而建立起一條直徑約80厘米、長約1米的通道,確保航天員通行時“感覺良好”。
同時,對接機構還要保證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分得開”。在太空中,由于沒有空氣的阻擋,當兩塊金屬放置的距離過于接近時,它們就會自動“焊接”到一起。為此,八院研制團隊給對接機構噴涂了一層特殊的“保護膜”,并開展了數次地面試驗,確保對接機構在長期對接鎖緊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實現安全、可靠分離,讓航天員實現天地間的安全往返。(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