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昆明5月30日電 (王欣宇)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地衣多樣性與進化研究專題組(以下簡稱“地衣專題組”)發現餅干衣屬中國特有種“消失”110年后重現青藏高原,并為這些百年物種澄清了基礎信息。
1913年至1916年,奧地利植物學家Heinrich Handel-Mazzetti在中國西南地區開展植物區系研究,共采集13000余號標本,其中包括約850余份地衣。1930年,植物學家Alexander Zahlbruckner研究了這些標本,并發表了81個新種。
地衣專題組科研人員介紹,餅干衣屬(Rinodina)是全球廣布的地衣類群,其中5個種由Handel-Mazzetti在中國橫斷山地區采集,但由于當時采集的標本不完整、物種描述簡單、缺乏解剖特征和特征化合物等關鍵分類信息,導致該屬地衣物種組成混亂、分類界定不清的問題突出。同時,這些物種自采集后的百余年間,除了僅有的一號模式標本外,再無新的采集記錄。
近年來,地衣專題組成員多次重走Handel-Mazzetti的采集路線,并在這些物種的原產地進行網格化的系統采集,獲得大量新材料。科研人員通過借閱相關模式標本,從形態學、解剖學、化學和生境特征開展深入研究,并結合多基因分子系統學的方法對這些物種開展系統發育分析,明確了其系統位置,同時也為這些物種進行了更為清晰的分類界定。
研究結果發現:餅干衣屬非單系類群;四川餅干衣(Rinodina setschwana)實際是隸屬于粉衣科(Caliciaceae)黑瘤衣屬(Buellia),因此將其異名為四川黑瘤衣(Buellia setschwana);在本地區發現1個新種,命名為橫斷山餅干衣(Rinodina hengduanensis Q. Y. Zhong and Xin Y. Wang)。
此研究不僅澄清了百年物種的基礎信息,為后續地衣物種演化等相關研究提供了基礎數據,也為餅干衣屬下物種的分類界定及物種多樣性研究和保護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分類基礎。
相關研究成果以“Rediscovery of Five Rinodina Species Originally Described from Southwest China and One New Species”為題,在最新一期的Diversity期刊發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