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陜西扶風6月15日電(記者 張一辰)“七省(市)檢察機關探索了各具特色、卓有成效的協調配合機制,構建了秦嶺生態環境檢察保護工作良好格局,以司法力量助力實現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互促并進。”中國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15日在陜西表示。
當日,河南、湖北、重慶、四川、甘肅、青海、陜西七省(市)秦嶺生態環境檢察協作會議在陜西寶雞舉行。
秦嶺被譽為中國的“生物基因庫”和“綠色水庫”,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是重要的生態屏障,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多年來備受關注。近年來,秦嶺的綠色由“淺”入“深”,其中的司法力量成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的助力之一。
張雪樵表示,檢察機關要堅持統籌協調、多維發力,充分發揮好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四大檢察”職能,高質效辦好每一起案件,為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提供全方位的法治保障。
據統計,2020年以來,陜西全省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破壞秦嶺環境資源犯罪案件116件177人,起訴455件618人。
“陜西省檢察機關將全面落實跨區域檢察協作機制,為筑牢國家重要生態屏障貢獻檢察力量。”陜西省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王旭光表示,檢察機關從法治上著力,貫徹最嚴法治觀,執行《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條例》,充分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堅持預防優先,注重修復,持續鞏固秦嶺“五亂”整治成果,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
會上,上述七省(市)人民檢察院共同簽署了《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跨區劃協作協議》,建立了案件線索移送和辦理情況反饋、調查取證協作、重大跨區劃案件會商和聯合辦理、生態環境修復跨省協同、聯合調研、業務交流和人才培養等12項機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