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4月21日電 (記者 許婧)孔子老子塑像在校園落成、全新建設的校史館開館……作為中國第一所以“應用技術”命名的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迎來了第70個生日,五湖四海的校友回到校園,深情共敘母校情、師生情、同窗情。
作為中國第一所以“應用技術”命名的大學,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迎來了第70個生日。4月20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校七十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供圖20日,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建校七十周年高質量發展大會舉行。作為學校應用型辦學的重要推動者,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原院長、上海市原市長徐匡迪發來賀信,勉勵學校“聚焦人才培養質量,加強產教深度融合,持續推動學校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在教育強國建設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上海市副市長解冬在致辭中表示,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緊密對接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建設和行業產業發展,為科教興國作出了積極貢獻。上海高等教育正著力在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推動全市高校分類發展、特色辦學,“希望學校在應用技術型發展定位中持續形成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優勢,鍛造一招制勝的核心競爭力,繼續走在中國應用型高校的最前列,努力為上海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加快‘五個中心’建設展現更大擔當,實現更大作為。”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應新中國建設之需而生,應新世紀改革之需而立,應新時代發展之需而興。”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校長汪小帆在大會致辭中深情回顧和總結了學校70年來的辦學歷程、辦學經驗和辦學成就,“一路以來,我們始終堅持特色引領,聚焦優勢、面向行業是上應不變的本色;始終堅持育人為本,五育并舉、德技并重是上應鮮明的底色;始終堅持應用導向,產教融合、產研協同是上應不變的成色;堅持技術創新,扎根地方、服務大局是上應永恒的亮色。”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影響,汪小帆說,站在歷史新的起點上,學校要用行動答好“教育強國,上應何為”的時代答卷,將努力堅持培根鑄魂,廣育應用創新之才;努力堅持四個面向,勇擔創新驅動之責;努力堅持改革攻堅,走好特色辦學之路,在技術變革浪潮中披荊斬棘、逐浪前行,更好成為一所冠名“應用技術”的大學,為加快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作為一所應用型高校,學校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和產業發展所需,探索“學科+產業”創新模式,確立了三大特色學科群,對接上海現代產業集群。比如,香料香精化妝品學科對接美麗健康產業,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香精香料化妝品制備與應用等方面突破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并享有“中國調香師搖籃”的美譽,牽引服務香料香精化妝品全產業鏈創新發展。
會上,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分別與上海大學、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簽署校際戰略合作協議和校地合作框架協議。大會前,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籌建“上應大-上交大協同創新特區學院”。
大會還舉行了“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產教融合平臺”揭牌儀式,學校與四家行業頭部企業共建高水平協同創新平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上海亮威照明科技等合作單位在學校設立產教融合發展基金,為學校和企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七十載崢嶸,弦歌不輟。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每一步發展都見證著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的上下求索,每一次前進都書寫著為應用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的胸懷氣魄,每一次飛躍都彰顯著助推國家戰略和區域與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擔當。”上海應用技術大學黨委書記郭慶松說,在邁向新征程的全新起點,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將在奔向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的征程上再出發、再奮進、再輝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