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5日電4月25日下午,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職業病防治法》宣傳周活動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職業安全衛生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人機工效室主任張忠彬在會上表示,將繼續完善相關政策,從制度上來推動中小微企業提高防治水平,有效或者更好地保障廣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
有記者問:據統計,中小微企業吸納的從業人員占從業人員總數近80%,落實職業健康主體責任是中小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的難題,請問應該如何幫助中小微企業做好職業健康工作呢?
張忠彬介紹,我國中小微企業數量比較多,在我們國家占比比較高一些。根據我國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數據,在注冊法人用人單位中小微企業占比達99%,從業人數2.3億,中小微企業從業人數占到從業人員總數的79.4%。但是,中小微企業限于規模,因為關停并轉也比較頻繁,人口流動也比較大,他們的職業健康管理基礎以及相關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因此,為切實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權益,我們國家在“十四五”職業病防治規劃中就設定了中小微企業職業健康幫扶專欄,目的就是提升中小微企業的職業健康的管理能力,有效保障廣大勞動者的健康權益,同時也改善我們的營商環境。所以,為了破解這個難題,我們國家近年來也利用中央轉移支付資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把職業病危害因素及職業病的監測工作同中小微企業幫扶工作一體化推進,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下一步,在總結相關的好的經驗、好的做法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小微企業職業健康管理幫扶的2024年到2025年兩年的工作方案》,目的是要在全國每個縣區、每年平均幫扶不少于20家。通過指導企業開展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識別、分析和評價等五個方面的重點工作,來提升企業職業健康管理的能力,實現到2025年底,被幫扶企業的職業病危害項目的申報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率、職業健康檢查的開展率和職業健康的培訓率都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目標。
下一步,將繼續完善相關政策,從制度上來推動中小微企業提高防治水平,有效或者更好地保障廣大勞動者的職業健康權益。